台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位在平溪支線的菁桐,最近一次在民國99年進行修繕,在101年完工,現在只開放每週一供遊客參觀,我正好逮到週一請假的時候到此一遊,來欣賞這一處檜木打造的日式老建築,雖然內部開放參觀的地區不多,但總算彌補了五年前整修無法參觀的遺憾
招待所的所在地白石村,是在清乾隆年間由泉州人所開闢的村落,而到了1918年菁桐坑煤礦開採及平溪鐵道闢建時,這裡便興建大量的員工宿舍及礦工工寮,是一處典型的礦區聚落
隨著煤礦業的沒落,白石村留下了許多的礦業遺址,而平溪招待所則最具代表性,這也是小弟我今天來此的目的,我在週一寧靜的清晨抵達此處,要來看看這一棟典型的日式木造建築
平溪招待所的周遭境色優美,有小橋、步道、涼亭等設施,基隆河也在此形成一個大彎,而平溪招待所要在10點才開放參觀,所以現在時間還早,我可以先在此散散步
整個新北市平溪區原本只是單純的業農山城,以樟腦、大青、茶葉等作物外銷為主,然而在日治時代發現大量煤藏後,開啟了煤礦業的鼎盛時期,也開創了平溪燦爛輝煌的黃金歲月
平溪因為煤礦業的歷史背景,使得這裡遺留了非常多的煤礦文化資產,從平溪支線鐵路的菁桐、平溪、十分、嶺腳、望古到大華,現在都變成了許多人們來此懷舊的地方,也造就平溪這一處知名的觀光山城
今天是風和日麗好天氣,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全到齊,整條步道我一人獨享,並在此好好憑弔一下當年曾繁華一時的平溪山城
在平溪招待所旁有幾棟日式建築,是當時位於菁桐坑地區開發石底煤礦時的員工宿舍區,這些宿舍興建於1925~1940年,是典型的日本和式木構造建築,搭配旁邊基隆河的溪流相伴及宿舍間高低錯落的位置,頗有異國風味
這些宿舍的員工多以民生橋往來於礦區之中,而宿舍建築皆面向北方,即向著祖國日本的方向,有著心向故鄉及富士山的精神寄託
其中有幾棟較有名的屋舍,像眼前這一棟宿舍原是台陽煤礦公司高級日籍幹部的宿舍,約建於1930年代,經是菁桐地區的社區工作室,現在已經營為北海道民宿,內部帶有日式豪華的獨特風格,要參觀的話...就去住一晚吧
另一棟主要的日式宿舍為「皇宮」,是唯一的獨棟建築,所佔的土地及規模也最大,這顯然是職位最高的礦長住所,所以一般人不易接近,故有「皇宮」的美名,現在已整修為餐飲場所,此時尚未營業,只聽到裡面的狗對著我叫
傳統日式建築是很好的攝影題材,但是要如何拍出韻味,的確要好好思考一下
平溪招待所常常被誤認為是招待日本太子來訪的太子賓館(像是金瓜石太子賓館),而土地所有權人王先生也多次將正確名稱去函給相關部門更正,但都未獲得回應,所以就只能貼個小告示牌說明此處的真正名稱。而這棟平溪招待所也在2014年改名為「真樸齋」
平溪招待所因屬於私人產業,同時也在擔心古蹟被太多遊客參觀導致被破壞,所以現在只開放每週一可參觀,人數也有限制,現在大家都在等10點的這一梯次開門
開門參觀了,但只開放這一條長廊給遊客欣賞,而且禁止攝影,所以我是冒著生命危險拍的
現在來好好欣賞內在美,台陽礦業公司平溪招待所原名石底俱樂部,是臺陽礦業公司於昭和15年(1940年)建造的,整個招待所佔地600餘坪,為日本和式及西洋折衷的日式木構造建築,主要作為臺陽公司招待貴賓、官員及舉行會報、講習及設置許多福利設施之場所
由於在這裡作了許多當時臺灣能源政策的決策,是一處相當重要的地方,所以招待所的建材都是臺灣高級的檜木,而內部的木作、窗櫺、門花等雕琢,也都具備藝術品的價值
平溪招待所的室內平面設置成山字形的廊道式建築,各空間的建材用料相當考究,形式特殊,頗能傳達日本民居建築之風味,是相當值得保存的建築,目前也被列入直轄市定古蹟
由於沒看到解說牌的說明,所以不知道每個房間原始的用途,只能用眼睛細細觀察
問了一下管理員,屋外的庭院是禁止參觀的,所以我只能由內向外欣賞庭院美景
一條長長的走廊,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我與少數幾位遊客參觀完畢後,似乎也沒有其他人來拜訪平溪招待所了,的確安排週一開放參觀,會有較少的遊客,也對招待所內的設施衝擊最小,而我此時也結束了平溪招待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