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228連假的第一天早上,我安排了一場輕鬆的打鳥行,根據手頭上已知的資訊,我在清晨7點鐘來到尖石鄉,一般去尖石鄉的路,都是從內灣再進去,從120縣道轉竹60鄉道,這一條標準路線會經過尖石鄉的地標「尖石岩」,清晨的尖石岩,山巒間蒙上一縷輕煙,甚是好看,我決定停下來開機,拍下這種感覺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接著我繼續前行,來到天然谷溫泉會館,在餐聽兩旁的鱘龍魚池,與眾多鳥友等待鳥兒的出現,我完全不知道今天會拍到什麼鳥,只是隱約覺得等不到鳥來的樣子,霎那之間,感覺現場有一股濃濃的槓龜味

當然最希望的就是今天能夠拍到以前沒拍過的鳥,累積自己的打鳥成績,其實我並不強求、能夠「拍到」就好了,因為先要能「拍到」,以後才能更進一步的「拍好拍滿」

我與眾鳥友在鱘龍魚池旁等了許久,為了要擺脫濃濃的槓龜味,我決定首持大砲,在附近走走,看到什麼鳥,就拍什麼鳥,結果還是有了一些成績,也總算對此行有點交代了

首先是非常非常普遍的、但眾人卻無感的紅嘴黑鵯,全身黑及灰,外加一支紅嘴,所有鳥友都認的出來,紅嘴黑鵯是台灣特有亞種,因為外型不討喜,以及實在太普遍了,所以大家都沒啥興趣,我閒著無聊,就來打幾張吧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下一隻為紫嘯鶇,台灣特有種,紅眼睛加上全身紫紫紫,深色的鳥實在不好拍,若是光線不佳或是對比太強時,拍起來都是黑黑一隻,所以紫嘯鶇也不是很討喜,算是加減拍的鳥種,不過我這次拍到楓葉背景的畫面,看起來還蠻美的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再來一隻鉛色水鶇,是台灣特有亞種,暗鉛灰色鳥身及栗紅色尾部,鼓鼓的肚子超可愛,我以前沒拍過鉛色水鶇,所以今天到此值得了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終於來一隻顏色相當鮮艷的灰喉山椒(公鳥),我以前也沒拍過,灰黑色喉頭的特徵,加上朱紅色的身體,在樹叢裡是比容易被發現的,我也有看到母鳥(鮮黃色身體),只可惜沒拍到;灰喉山椒第一次出現在櫻花叢中,本想快速拍幾張花鳥圖,沒想到砲快、鳥更快,我只拍到身體而已,還好灰喉還有出現第二次,我才能拍到正面照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再來一張綠畫眉,雖然是普遍的野鳥,但是我卻很少看過,而今天也只出現一次,所以我的成績就是一張而已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最後一隻,應該就是今日的鳥主角了,也是眾多鳥友齊聚在此所等待的鳥種「小剪尾」,是台灣特有亞種,但是黑白相間的顏色分布,實在不好拍,身上的羽毛細節不容易拍出來;小剪尾只出現一次,我用心好好把握,總算拍到幾張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算一算今天拍到六種鳥,其中四種是以前沒拍過的,所以成績算不錯ㄡ,連假第一天有個好彩頭,祝大家連假愉快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尖石尋鳥記‧小剪尾來當主角

 

小剪尾小檔案

地理分布:分布於天山西部、帕米爾、阿爾泰至喜馬拉雅山區、華中、華南、阿薩姆、緬甸西部、越南西北部和台灣,在台灣為稀有的留鳥

形態特徵:雌雄鳥同型。額、頭頂前部、背的中部和尾上覆羽白色,背面的其餘部分為深黑色。兩翼黑褐色,大覆羽先端和飛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寬闊的白色翼斑,內側飛羽的外緣白色。中央尾羽黑色,而基部白色,外側尾羽的白色逐漸擴大,至最外側尾羽幾乎為純白色而僅具黑端。頦、喉和上胸黑色。腹面其餘部分白色。兩脇略帶黑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白色

棲地與習性: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於水流清澈湍急且稍成峽谷地形的溪流上游。多行走於淺水區域或長滿青苔的潮濕岩石上覓食,行進間尾羽快速張合擺動。受驚嚇時常低空疾飛,迅速隱入附近樹叢

食性:以溪流環境的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主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