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街頭街尾土地公」,土地公是最基層最親近人的神明,被認定為土地的守護神,土地公遍布各地且無所不在,凡是人煙所至之處,無論城市鄉鎮、田野山林都有土地公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先人來臺開墾拓荒,十分辛苦,祈求土地公賜與豐收,因而祭祀土地公的信仰遍及全臺 

「開蘭第一街」的頭城老街,在老街的南北邊各有一座面向街內的福德祠,明顯標示出當時頭圍市街商業鼎盛時期的規模,具有界定空間、鎮守財氣之意,是具有老街歷史發展時代意義的土地公廟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南北福德祠都興建於清同治2年(1863年),雖然現在看起來,福德祠的規模不大,但是在當時與其他同期所建造的土地公廟相比較,南北門福德祠建造的規模卻是相當大,這也可反映出當時頭城老街居民的經濟能力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內政部曾於民國74年(1985年)將南北福德祠指定為三級古蹟,但可能因為南門福德祠經過大規模的整建,已與原貌差異甚大,故於民國83年(1994年)解除,但由於這是頭城老街特有的「端點圍蔽式」(將街道二端點建廟堵住)街道空間,在都市空間位置上的意義遠較建築本身價值高,因此各方的努力,重新受縣政府指定為3級古蹟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南北福德祠雖然是同時興建,但當時南北街生活文化並不相同,此差異也表現在南北門福德祠的建造上。北街對於文化教育較為重視,風格樸實,其形制為單殿單開間,有簡單之馬背屋頂,山牆脊墜裝飾泥塑獅頭、磬牌露窗皆為當時的工藝建築特色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屋簷下設有清同治年間的1對石獅,保存完整,不常見於其他土地公廟,主要是因為北門福德祠是漢人墾殖宜蘭、在頭圍地區所蓋的第1間土地公廟,所以特別裝飾2隻石獅子,以象徵不同於一般土地公廟的地位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正面步口之木門因長期受雨水而腐朽,經換修已非原貌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室內進深11架,簡單的擱檁式屋架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現存廟內的神龕供桌是大正5年(1916年)時所保存下來,目前仍保持完整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來向主人打聲招呼,福德祠內同時公奉土地公與土地婆,在此保佑開蘭第一街百年風華歲月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接著來到南門福德祠,因南街在宗教祭祀上較為著重,因此南門福德祠的建築,有飛簷式屋脊、黃色琉璃瓦與雙龍搶珠的華麗裝飾,且現存廟貌為民國64年(1975年)2次重建時奠定,原貌不復存在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據說南門福德祠在早期經重建過程中將座落土地公廟旁的神龜石雕搬移,從此消失神踪,常引發居民們的想念,因此南門福德祠管委會於民國100年(2011年)重建財神龜於廟旁,讓居民勾起過往回憶

頭城鎮南北門福德祠‧街頭街尾土地公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