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傳統的製鹽工場,經過資產活化以後,搖身成為浪漫的婚紗美地園區,這是台南北門區的新興景點,來看看浪漫愛情的水晶教堂,以及富含製鹽歷史的北門遊客中心,是我與家人這次前來的目的。 這裡屬於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範圍,距離井仔腳不遠,可以藉由自行車串接起來,形成廣大的休憩景點,而我首先要去拜訪的就是北門水晶教堂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眼前就是北門水晶教堂,是台灣首座由公家機關設計的教堂,設計靈感源自於關島海之教會(S.T Laguna Chapel ),極簡而純白的意象充滿異國風情,所以是婚紗攝影的熱門地點,而對於攝影人而言,也是晨昏攝影的芭樂點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北門水晶教堂今日未開放,所以只能在外面拍,其實一旦開放進入,整個教堂周遭必定是一堆人,拍起來也不會有美感,或許還是讓大家站在外面拍,還可以保存一點幽靜之美,我也是拍幾張就離開了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水晶教堂再向下走,就是北門遊客中心,而遊客中心前的這一片大廣場,有佈置了許多的造景,打造出異國浪漫的風情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遊客中心周圍七公頃的腹地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特地打造成為「婚紗美地」,吸引新婚夫妻到此拍攝婚紗,所以會有多愛情浪漫的裝置藝術,當然最吸引人的就是水晶教堂了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看到另一座教堂,名為鹽晶教堂,由於此地以前是鹽場,所以取名為鹽晶教堂,既可懷念歷史,同時也與水晶教堂相呼應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鹽晶教堂的規模比水晶教堂小多了,但是可以入內參觀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在室內拍一張夢幻光影篇,搭配眼前的一對新人,堪稱完美絕配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下一站為北門遊客中心,至於由來,就要講到台灣鹽業的歷史了,台灣鹽業發展集中在西南部沿海,有獨特的鹽田景觀,而此地是原來的北門鹽場洗滌鹽工廠,興建於民國25年,在87年停工關廠,其建物群涵蓋辦公廳、廠房、室內外鹽滷池、倉庫、地磅室、油料庫等,是日治時代興建僅存現址的洗滌鹽工廠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這裡深具當地產業的歷史意義及人文資產,所以主管單位(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進行資產的活化,同時也結合觀光遊憩的需求,將鹽田復育,以及將舊建物群西南側建物整建為眼前的北門遊客中心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進入遊客中心的室內展場,原工廠山牆斜屋頂的造型仍保留著,展場四周規劃出「鹽業歷史」、「濕地生態」、「宗教人文」、「地方產業」與「文學藝術」等主題的介紹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雲嘉南的鹽業歷史,幾乎就是台灣的鹽業歷史,從早期的「煮海水取鹽」、到「天日曬鹽」、到「瓦盤鹽田」、到「土盤工業鹽灘」,年產量可達40萬噸,滿足了軍事及民生的用鹽需求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由鹽田的文化也帶出了宗敬人文歷史,沿海一帶居民信奉王爺及媽祖,更有許多的宗教慶典來祈求出海平安及漁獲豐收,很多祭典有機會都應該去看看及體驗一下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西南沿海地區的海岸線,由於受到海洋潮水的侵襲及陸地河口輸沙的影響,沙洲、潟湖、溼地地形發達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特殊沿海地形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生態,我對於飛羽攝影相當有興趣,所以這裡是我拍各種鳥類的好地方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雲嘉南濱海有許多晨昏攝影的好地方,搭配特殊的地景,具備獨特的視覺感,未來希望有一天,我的作品能夠展出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展示館裡的大主角,就是這一具抹香鯨的標本了,這隻抹香鯨是在2005年底無意中來到北門,並擱淺在此,由於身軀龐大不易運送,故進行就地掩埋,最後在2008年破土挖掘製成標本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這具抹香鯨標本製作完成後,還展開了後生命之旅,先後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及台南市蕭壠文化園區展出,最後才運回北門遊客中心現址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展示館裡有介紹一位無師自通的北門素人畫家洪通先生,洪通先生是在50歲時突然對繪畫產生極大興趣,因此全力投入繪畫世界,在1976年的美國新聞處個人展,是他繪畫知名度登峰之時;洪通先生的作品多以人物、花鳥、樹木、船舶、飛機等為主題,在遊客中心外牆上就能欣賞他的作品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遊客中心的北邊外牆,裝飾著歐洲一般的居家風格,有置身異國風情之感,值得多拍幾張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除了遊客中心外,其他的建築群還保留著原始的樣貌,也可以了解當時的製鹽狀況,而整體建築在2009年被公告為歷史建築,以彰顯製鹽歷史的價值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整個園區的另一個主角就是「錢來也」,錢來也雜貨店原為鹽工之家,建於民國41年,內設「平價供應處」,就是福利社,以較低的批發價供應日用品,另設有理髮室、燙髮室、圖書館、康樂室、診斷室等生活設施,提供當時鹽場內的鹽工使用,在2002的北門鹽場關閉後,也成為了閒置空間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錢來也在2004年經由台南縣政府進行資產活化後,以在地貝殼為素材裝飾外牆,而在2005年三立電視的偶像劇在此取景後。改裝為「錢來也雜貨瓦斯行」,所以「錢來也」就成為此地的代名詞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拍一下空蕩蕩的內部,以當初那麼多的設施都在裡面而言,當時應該室內是相當熱鬧的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在「錢來也」旁另外新設置錢來也商店。裡面有許多吃的喝的,剛好嘉惠四面八方來的旅客,人潮就代表錢潮,剛好也符合「錢來也」的精神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來看一下鹽湖景觀區,眼前的鹽湖原是「回滷鹽埕」的鹽灘地,「回滷鹽埕」是利用洗鹽場洗滌之後所排放的滷水生產新鹽,是北門鹽場最特殊的鹽田景觀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現在看到的是改善後的鹽田景觀,四周闢建了綠地公園、停車場、環湖步道、涼亭等設施,所以原始的鹽灘地相當大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在步道上漫步,可以好好欣賞鹽湖的風光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這整個北門婚紗美地,範圍相當大,我今日只有在遊客中心周圍活動而已,有時間可租個電動自行車好好逛逛,我與家人因為租不到自行車(生意太好?),所以就結束了旅程

北門遊客中心、水晶教堂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