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墾丁,除了玩水之外,也要欣賞得天獨厚的生態與地質景觀,這些景觀都在墾丁森林遊樂區裡看得到,現在記者所在位置就在遊樂區的入口處,今天的遊客不多,但我知道這一堂地質及生態的大自然課程,是會蠻辛苦的,因為要走不少路
來過墾丁的人應該都知道墾丁的地質奇景,現在我腳下所踩的地方,在過去曾是一大片的海岸,受到造山運動的擠壓後,逐漸抬升成為陸地
在墾丁常常會看到眼前的珊瑚礁岩,這些就是墾丁地區早期是海岸的直接證據,珊瑚礁岩在離開海洋後,受到地表風化、侵蝕作用及森林生態系的影響,形成了許多的地質景觀,像是石灰岩洞穴及崩崖等等
這些石灰岩洞穴中,更發育出難得一見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等特殊溶蝕與堆積地形,在墾丁森林遊樂區裡就可以親眼目睹
除了地質奇景外,位於熱帶森林的墾丁,也具備不同的生態風貌,所以體驗這樣的地質及生態景觀,是我來此的主要目的
要欣賞地質及生態奇景,用雙腳漫步整個園區,是最佳的方式,但是遊樂區不但面積大,園內的步道錯綜複雜,而且被規劃成相當多的區域,除非耗一整天,從早上開園到下午關閉,才可以完整體驗墾丁森林遊樂區
我採取重點導覽的方式,園區有一張介紹的導覽圖,以區域來分的話,分為第一及第二遊覽區,以顏色來分的話,分為熱帶植物展示區(藍色)及園方推薦的景點(黃色),我選擇園方推薦的景點,一來這些景點具備墾丁地質生態奇景的代表性,二來只看這些景點的話,時間及體力上比較好掌握
買票進場後,就開始步行了,從大門口進入後,就分為左側的主要道路及右側的森林浴步道,我一家人選擇走森林浴步道,理由是....天氣熱啊
森林浴步道確實比較涼爽,大部分的遊客都是走這一條,由於每個推薦景點之間,都有一段不算長但也不短的距離,所以真的是要慢慢的走,才能走得長久
第一站就來看看這生態奇景,300年茄苳巨木,在300年前種子落在珊瑚礁岩後,開始落地生根發芽成長,用勤快的樹根,沿著礁岩的孔隙深入土壤,牢牢地抓住土地
資深老茄苳的樹幹竟然是中空的,裡面可以塞幾個人,所以這是堅強的生命力
茄苳巨木的上段還是青綠的樹葉,希望它能一直活下去,成為千年神木
現在正值夏天,看到路上一直有警告牌,毒蛇、毒蜂、蜈蚣,實在讓人有一點點的擔心,所以待會就確實沿著水泥步道走吧
遊客中心也是推薦景點之一,白色的建築展現南國風情,叫人忍不住要進去參觀一下(其實是進去吹個冷氣)
家人進來遊客中心吹冷氣後,就決定放我一個人去逛園區了,最後再與我會合
基本上我就是沿著步道,按圖索驥,自己一個人逛,腳程會比較快;其實這樣錯綜複雜的步道,倒是蠻適合想健行的遊客,三五好友走在林蔭步道之中,閒話家常,也不失為一件快事
接著來欣賞一下銀葉板根,典型的熱帶海岸樹種
板根特殊的造型是熱帶雨林的植物特徵,白色是老化的部分,但是上層還是很年輕的顏色,所以它還會不斷成長
望海台位於整個遊樂區的半山腰,具備一定的海拔高度,可以欣賞海景
望海台可以遠眺墾丁的地標「大尖山」以及「貓鼻頭」,「貓鼻頭」是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分界點,也是台灣最南的兩個端點之一
重點節目來了,園內的「仙洞」是相當受歡迎的景點,印象中我還沒看過鐘乳石,那就來一場鐘乳石地質饗宴吧
仙洞的洞長137公尺,是園區內最大的鐘乳石洞穴
鐘乳石形成的原因是由於珊瑚礁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很容易與雨水合成碳酸氫鈣溶液流入地下岩層,再從石灰岩洞穴滲出,經年累月後會長出奇怪的石柱或石筍,這就是鐘乳石的由來
眼前就是鐘乳石景觀,我想除了鐘乳石的形成不容易外,在洞穴之間建築一條階梯步道,這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雖然有燈光,但是洞內仍然黑暗,與我同行的四位遊客,原本走在我前面,後來看到了蝙蝠後,就折返回去了,留下我獨自欣賞這麼大的洞穴
鐘乳石經年累月的形成,凝結出各種形狀,園方冠上一些擬人化的趣味名稱,如微笑老人、鐘乳瀑布、南極仙翁、嫦娥奔月等等,等待各位去發覺,但或許燈光昏暗吧,我實在看不太出來
終於看出來了,這個叫「佛耳岩」
從仙洞出來後,繼續前往下一個景點,來到了「棲猿崖」,一片垂直的珊瑚礁峭壁,是一處通風佳、可防天敵的天然屏障,適合台灣獼猴棲息
或許是時空因素的轉變,現在應該沒什麼機會看到台灣獼猴了,若是我現在一個人看到一群台灣獼猴,要害怕的應該是我
「垂榕谷」的生態奇景是谷壁有巨大的大葉赤榕,其發達的支柱根從上懸垂而下,深入谷地中
再來到谷口處,千百條如支柱的白榕景觀
再來個地質奇景「一線天」,由於巨大的珊瑚礁石灰岩在上升過程中崩裂成兩半,形成一條狹長的縫隙,故名一線天
來到「一線天」,就是要拍下「一線天」的感覺
「第一峽」是珊瑚礁岩斷裂龜裂後,再經風化而形成的天然峽谷,第一峽在早期是先民通往滿州鄉的小道
現在地面上已經鋪上水泥了,若是泥土路的話,這樣的場景很適合拍武俠片,像是冤家狹路相逢、鏢局走鏢遇上土匪等等
我的最後一處地質教室,就是「銀龍洞」,銀龍洞的參觀路線是單行道,但是我來到了出口處,附近又找不到入口處,所以我..還是逆向進入吧
終於了解為何「銀龍洞」的路線是單行道了,因為洞內的空間實在很小,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僅容納一個人過,如果兩端都可以自由進出的話,那會嚴重塞車ㄡ
銀龍洞長30公尺,也是鐘乳石洞穴,只是規模比仙洞小很多,但鐘乳石較為潔白晶瑩
我在銀龍洞是逆向而行,所以會從入口處走出來,銀龍洞的入口處就在觀海樓旁,觀海樓位於園區的中心位置,為一六層樓高的建築,樓頂是360度的觀景台
一樓穿堂有墾丁地質景觀的詳細說明,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我跳過2~5樓,直接搭電梯到6樓,確實是360度的視野,可以欣賞整個墾丁國家公園
「大尖山」以及「貓鼻頭」,在這裡可以看得更清楚
從觀海樓下來後,我與家人結束了園區之行,我算了一下時間,剛剛在園區內所走的步道,花了我2小時,所以來到這裡,要有心理準備,是要花時間的
走出園區,在園區入口處旁有一處「望海花廊」,提供了很好的視野
「青蛙石」也是墾丁的地標,在這裡可以看得很清楚,一隻青蛙望海的意象,拍下「青蛙石」當作我墾丁森林遊樂區的最後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