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的開元寺在明鄭時期就已存在,是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同時也被列入國定古蹟,所以值得我到此一遊,眼前的山門在以前是開放的,但因寺廟住持常有失竊情事,故現在除了一些法會、治喪等特殊情況外,山門長時間關閉著,必須從廟旁的慈愛醫院進入廟區,但是開元寺與眾不同的山門造型,倒是值得多看一眼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開元寺的前身是延平王鄭經為奉養母親董太妃,於1680年所建的別館「北園別館」,也是「監國鄭克臧」遭遇東寧之變的歷史現場,相當具有時代的意義,而進入廟區後,前埕是一處大庭院,與一般寺廟明顯不同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北園別館在清領後,因乏人管理而逐漸荒廢,直到清康熙29年(1690年),總鎮王化行、臺廈道王效宗有鑑於臺灣未有佛寺,因而就將北園別館現址改建為寺宇,稱之「海會寺」,這是開元寺建寺的開端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從1690年的海會寺到現在的開元寺,期間有三個較重要的時間點,一是乾隆42年(1777年)蔣元樞的修建工程,奠定廟宇格局的基礎,二是清嘉慶元年(1796年),臺灣掛印鎮總兵哈當阿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三是咸豐9年正式定名為「開元寺」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由於曾經是明朝王室居住的別館,所以寺廟區域內庭園造景,樓亭宮房非常精緻典雅,讓開元寺有全台庭園之冠的美名,雖然現在的佈置與當時有所差別,但是從空間格局看起來,還是可以隱約感受到當時美麗庭園的氣息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開元寺的建築格局是完整的大型佛寺,為七開間五落雙護龍之合院建築,從山門、三川殿、彌勒殿、大雄寶殿到大士殿的中軸,維持典型佛寺的「伽藍格局」,各進之間以庭院相分隔,院落間的層次分明,在臺灣的佛寺中相當少見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由王室別館改建而成的開元寺,已看不到當時華麗的雕牆畫宇,取而代之的是樸素典雅、平實的佛寺建築,沒有太多繁複的裝飾,卻具有佛教的寧和氣氛,和一般混合民間信仰的廟宇大不相同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我現在就站在中軸線上,三川殿前古榕老樹中的菩提樹,象徵「正覺」,而佛寺屋宇紅瓦、白簷,屋頂上只有雙青龍和舍利塔,果然乾淨簡樸,完全沒有一般廟宇的富麗繁複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三百多年歷史的開元寺,經歷明鄭、清代、日治及民國等時期,想必寺內一定有許多寶藏可以尋尋覓覓,不管是建築藝術、古物、石碑、匾額等等,現在就擺在這裡,我就來一一發掘吧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三川門的彩繪門神,為古都彩繪名匠師蔡草如之作品,其中中門是伽藍及韋馱菩薩,這是佛寺特有的門神,不同於其他寺廟常見的秦叔寶與尉遲敬德,兩側邊門則繪有「封神演義」裡的四大天王,分持寶劍、琵琶、傘及花貂,頭上一樣也加上1圈頭光以代表其神職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門上懸有清朝嘉慶年間的府城名文人林朝英的三體對聯,字體分別為蟲草體、香篆體及竹葉體,相當特殊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進入三川門內,懸掛著「開元寺」和「小西天」匾,是清光緒年間和日治時代信徒所敬獻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在黃屋板和大紅楹及木作彩繪下,有二尊碩大的護衛神像,坐立口微開,是強勇而富正義的哼哈二將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三川門和彌勒殿之間有寬敞的中埕,彌勒殿門上的綠底藍字匾,上書「彈指優曇」,為嘉慶元年鎮總兵哈當阿所題,而門前數幅對聯對比到大肚笑顏的彌勒佛像,相當的貼切有趣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彌勒殿為大跨距的空間,中央主祀彌勒佛座,左右陪祀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腳踩悲戚、哀嚎的惡鬼,象徵酒色財氣四大皆空,如此藉以警惕人心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彌勒殿兩邊分別為開山堂及淨業堂,因開元寺與鄭經與其母董夫人有淵源,故開山堂供俸延平郡王鄭成功神位,此外堂中還供有弘法大師塑像(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及西天東土歷代祖師香位,弘法大師塑像是已廢寺的日本時代真言宗台南高野寺的遺物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淨業堂裡則主祀地藏王菩薩和眾多信徒的牌位,而乾隆年間的知府蔣元樞重修該寺時所立的「重修海會寺圖碑」,也存放於此堂中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彌勒殿之後為大雄寶殿,主祀佛界地位崇高的華嚴三聖(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此三尊神像跟隨著開元寺的歷史一起存在,年代相當久遠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大雄寶殿整體面寬橫向原為五開間六立柱式,但在1972年修護時改為三開間前簷柱四柱而室內僅四金柱而已,而匾額「三寶殿」也是嘉慶元年鎮總兵哈當阿所題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大雄寶殿中存有1座康熙34年(1695年)為募化鑄成的古銅鐘,是開山住持志中法師當年募緣所鑄,是臺灣年代最古的銅鐘,目前鐘面上字跡依然清晰可見,是少見的極品古物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最後面的大士殿是在民國52年翻修成為兩層樓水泥建築,主祀觀音佛組,而以經卷法器為吊筒,別具創意,造型也較特殊,另外也有手握蓮花、佛經、寶劍和金剛杵,在佛寺中相當少見,門楣上的「不二法門」的橫匾,是哈當阿重修此寺時所題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要特別介紹一下功德堂,位在大士殿一樓,內部保存許多明鄭時期的遺物,有當時北園別館時的古井,因鄭經的生活起居用水來自此井,故名鄭經井,此外還有當年鑿井挖出的白色海螺化石,乃鎮寺之寶,另外牆上還有鄭成功像和海戰圖數幅,是研究鄭氏家族的重要史料

這些遺物放置在功德堂的小房間裡,並以鐵欄杆圍起,如果不是像我一樣事先就知道有這些寶物的話,一般人來到開元寺,是不會進來看的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在彌勒殿與大雄寶殿的兩邊有左右護龍,其中左護龍仍是日治時期昭和8年(1933年)整修時的樣貌,呈現日式建築的素木風格,並設有禪房、客堂與父母堂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在大士殿右側禪房北邊七弦竹旁有座詩魂碑,是昭和5年(1930年),因當時推行皇民化運動,在寺中活動的南社哀痛於漢文將被日本政府壓制禁止,將長年以來的詩稿皆埋於地下,立碑以誌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開元寺巡禮的最後一站,就是在廟前埕左側的石碑,廟方已集中放置於這一區,其中歷史最早的石碑就是臺灣知府蔣元樞於乾隆42年(1772年)整修開元寺所留下來的碑記,這此的整修奠定了開元寺的格局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從明朝的北園別館到現在,開元寺是台南古都,古廟中的古廟,今日來此走一遭,有一種入寶山的感覺,但不是空手而回,而是滿載而歸

台南開元寺‧台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