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本的計畫是先賞櫻再拍鳥,沒想到連外拍的計畫也是趕不上變化的,首先賞櫻遇到櫻花花況不佳,於是就放棄,繼續前往香山濕地拍黑面琵鷺,結果抵達時間太早,海面還沒漲潮,一片乾巴巴的海岸沒啥鳥
既然計畫趕不上變化,那我自己也變化一下好了,我決定先去附近的金城湖看看,或許會有收穫。結果來到金城湖,看到幾位鳥友的大砲往大池中對準,我也趕緊拿出相機,果然看到一隻白琵鷺,這就是今天意外的收穫
這次是我首拍白琵鷺,白琵鷺常與黑面琵鷺群聚在一起,今天這隻白琵鷺則是選擇單飛,我趕緊先拍下幾張靜態版的畫面,讓自己今天不要槓龜
這一隻白琵鷺有繁殖羽,旁邊的鳥友說,白琵繁殖羽比黑琵繁殖羽更難遇見,所以我今天不只是意外的收穫,還是個大收穫
今天也拍到飛行版耶
白琵鷺最後起飛,飛去與一群蒼鷺聚集,並躲在樹堆裡,於是我結束了這一場意外的收穫,接著要再回去香山濕地,看看有沒有機會拍到黑面琵鷺
白琵鷺小檔案
地理分佈:在亞洲北部繁殖,在亞洲南部度冬。在台灣是稀有的冬候鳥,最常出現的地點是台南曾文溪口及宜蘭的蘭陽溪口等濕地。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和台東等地面積較大型的濕地中也有出現的紀錄
形態特徵:全身白色,臉上裸露皮膚黃色或肉色,喙直而扁平、鉛灰色有黑色皺紋,尖端帶有黃色,擴大成匙狀。跗蹠和趾黑色。繁殖季頭後的羽毛變長形成羽冠,喉部下方裸露皮膚呈黃色或橘色,前胸有黃色,但黃色的面積有個體變異;不繁殖的成鳥沒有黃色胸斑或羽冠。亞成鳥與成鳥相似,但喙呈粉紅色,初級飛羽有黑色羽尖
棲地與習性:多在水淺又遼闊的濕地、河床或水域中活動,在度冬地會出現在海邊但有遮蔽的棲地中,例如三角洲、河口或潮池
食性:主要以小魚、大型昆蟲、兩生類等水生動物為食,在其主要分布區域常成小群活動,在台灣常與黑面琵鷺混群棲息、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