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是我從小就知道的保育類鳥種,因為小時候的電視新聞都會播出牠們來台渡冬的消息,所以算是與黑琵神交已久,而到了現在年過半百開始拍鳥,希望有機會能夠一親芳澤,只可惜牠們出現在北部的機會並不多,所以我拍鳥拍了幾年,一直無緣見到牠們
看來今天出運了,在新竹香山濕地綠色隧道的海岸邊,穩定出現一群的黑琵,只不過海岸線這麼長,我只能扛著大砲沿線尋找看看
由於黑琵以小魚小蝦等水生動物為食,所以乾潮時不太有機會在乾巴巴的海灘近距離看到牠們,最好是在漲潮時再過來等待,牠們才有機會離岸邊近一點
我第一次來到香山濕地是在乾潮時,結果當然槓龜,這次則選在漲潮時過來,終於看到成群的黑琵從遠方慢慢往海岸邊移動,我終於拍到黑琵了
三四月份的繁殖季,黑琵頭後的羽毛形成羽冠,羽梢黃色,即所謂的繁殖羽,比非繁殖期漂亮多了,所以此時就是拍攝黑琵的最佳季節
由於黑面琵鷺飛行速度比較慢,所以今天拍到比較多的飛行版
黑面琵鷺是稀有冬候鳥,冬季來台渡冬的棲息地是以中南部為主,北部地區則偶爾會有零星族群出現,而且棲息的時間既短暫又不穩定,所以我已經撲空很多次了,終於這次出運了,我要好好多拍幾張才對
這次飛行版拍得比靜態版還要多,滿意的成績讓我作個完美的Ending
黑面琵鷺小檔案
地理分布:在韓國、中國的東部和東北部繁殖,在中國南部、台灣、香港、越南等地度冬,在台灣是稀有的冬候鳥,集中出現於台南曾文溪口、七股和四草一帶,每年到台南地區過冬的隻數佔整個族群的一半以上,也有少數個體多次出現在宜蘭的蘭陽溪口、塭底、竹安等濕地,其餘各地面積較大的濕地,都有單隻或小群出現的紀錄
形態特徵:全身白色,臉上裸露皮膚黑色,喙黑色有紋路,皺摺量會隨年齡增加。年輕個體的喙尖端可能帶有肉色。跗蹠和趾黑色。繁殖季頭後的羽毛形成羽冠,羽梢黃色,前胸帶有黃色;不繁殖的成鳥沒有黃色胸斑或羽冠。亞成鳥與成鳥相似,但喙平滑暗色帶有粉紅灰色,初級飛羽有黑色羽尖
棲地與習性:度冬季節會出現在海邊的三角洲、河口或潮池中,多在水淺又遼闊的濕地、河床或水域覓食。也常在魚塭中覓食
食性:主要以小魚、蝦、大型昆蟲、兩生類等水生動物為食,常成小群並排移動覓食,很少單獨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