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木造火車站是經典的懷舊題材,這在台灣並不多;今天我來到竹崎火車站,它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登山段的起點,眼前這一座百年木造火車站,雖然比起一般車站相對幽靜,但懷舊復古的鐵道風情,吸引我前來朝聖
拍一下這座木造站房的構造建築,竹崎車站在1946年重新翻修至今,整體看起來木造結構仍然保存完整,而在北部的菁桐車站與七堵舊站,也都是保存完整的木造車站,當然也都會有我的足跡
車站內部,簡單白綠色的搭配,不失潔淨素雅;目前一天上山及下山的班次各只有一班,所以候車人潮冷清清
竹崎車站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其中一站,目前嘉義至奮起湖已經復駛,而竹崎站剛好是平地線和山地線的分界
竹崎車站站內設置岸式月台,又另外設置枕木建成的臨時月台
因為竹崎站是平地線和山地線分界,而山地線是以28公噸蒸汽火車行駛,平地線則是18公噸蒸汽火車,所以火車在竹崎站調頭,以「後推方式」推動列車上山,故在鐵軌設計上採溝內之「三角線軌道」,火車以三角前進後拉方式掉頭,這是竹崎站特殊的地方
竹崎車站約建於1906年,距離現在2015年,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車站,保留完整的木造建築更為它增添了懷舊風情
竹崎站的鐵軌錯綜複雜,因為它是阿里山林鐵的登山起點,地位相當重要,所以站內共設置了七股線以供列車及蒸汽機車長時間停靠之用,才會有眼前許多條支線鐵軌的設置
對於已復駛的車站,原則上是不能闖進鐵軌區的,但習慣四處逛逛取景的我,在看到沒有站務人員的情況下,最後還是違反規定,走在鐵軌上到處拍照
如果稍微用心體驗老車站及鐵路的文物歷史,就會發現許多鐵道迷真的是著迷有理
雖然車站相對幽靜,但不時有許多遊客來此懷舊一下,所以車站一直都有少少的人氣在,若以待在這裡的時間長短而言,我應該是排名第一的
車站旁的許多廢棄房舍,說明了竹崎站的風光歷史,證明它也曾經引領風華年代,但現在一切也歸於寧靜
距離下山的班次還有一個多小時,時間上沒辦法等,只有用心記錄這一切
離開時,突然看到車站旁的鐵橋,火車過鐵橋的畫面相當感人,所以我趕緊下車補個幾張(沒有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