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我在第三次拜訪時,終於可以進入參觀了,大稻埕教會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已經半年沒開放參觀,而原本雙週六下午開放參觀的固定時間,或許會有一些變化,所以建議還是事先詢問教會,以免白跑一趟
百年歷史的大稻埕教會,前身為「大龍峒禮拜堂」,是馬偕博士於1875年所設立,是台北市最早的禮拜堂,昔日座落的位置在太平町九丁目(今延平北路四段與酒泉街之附近)
在1884年清法戰爭時,禮拜堂受毀而成廢墟,但在1885年以所得之賠償金在枋隙重建禮拜堂,位置在迪化街2段67號,並改名為「枋隙禮拜堂」,成為當時台北市傳教中心
禮拜堂最後由「台灣茶葉之父」李春生長老在現址甘泉街40號,獨資捐建禮拜堂,1915年完工後改名為「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
大稻埕教會的建築設計是值得玩味的地方,這一棟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合體,融合了東西文化的建築之美,建築樣式洋溢著西方教堂的宏偉,但在立面的洗石子裝飾,也保留臺灣的傳統圖案,以清水紅磚為主結構,獨特的外觀在臺灣近代建築中是相當罕見的
正立面最特殊的格局,就是全臺絕無僅有的「無大門」設計,不同於臺灣建築形式開單門(一門、三門、五門..)的設計,男子由左邊門進出,女子由右邊門進出,呈現當時「男女有別」的禮儀觀念
立面洗石子裝飾的山牆,融合經典中西風格,並有許多臺灣傳統圖案。山牆上方有流暢的曲線形山頭,兩端各有一座小尖塔,下方是一對仿柯林斯式柱頭的柱子,中央有一扇周圍有泥塑裝飾的牛眼窗,窗下有哥德式的尖拱和傳統浮雕,古典柱頭的雙柱將教堂立面做完美的三分切割,表達基督教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在民國96年時,禮拜堂立面已損毀,為保留原樣貌,並空出新建地以興建新的教會大樓,於是舊禮拜堂整個地基挖起後,連同兩側磚牆向前推動6公尺,立面再使用原來的磚頭,以原貌原圖重新砌成。新大樓則設計成凹字型,讓舊禮拜堂崁入新教會大樓中,此一特殊外觀,在臺灣史無前例
因為我上週來時,教堂室內未開放,但是大樓管理人員有告知我本週早上有開放,所以我這次是第三次來,終於等到內部開放參觀了,我趕緊進入室內拍幾張照片,深怕隨時又要關門
教堂內部相當寬敞潔淨,是讓人沉澱心靈的好地方,待會似乎有教會活動,所以前方講台禁止進入
進入室內參觀,最重要不能錯過的,就是眼前這一組大型管風琴,這也是我堅持無論如何都要進入室內參觀的原因,這組管風琴由瑞士Mathis公司承製的40支音栓,有2,377支音管管件,機械式觸鍵裝置,建造於民國102年,目前為全臺灣第四大管風琴組
管風琴是通過送風設施送風,吹響音管,並配合雙手鍵盤彈奏來運作,其實有很多複雜的機構藏在後方,而前方的風管已融入室內裝潢設計的一部分,所以安裝這麼大的管風琴組,想必是要花費不少時間的,我就來幾張特寫吧
參觀完畢,看著教會人員忙進忙出的,我也擔心是否打擾到他們,所以從側門出去,也結束大稻埕教會的洗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