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新竹的十八尖山號稱北台灣第二個陽明山,以北部民眾那麼熱衷上陽明山登山健行的程度而言,想必十八尖山也是新竹民眾相當熱衷的登山健行處,而事實上從網友的部落格上,可以得知十八尖山的確是人潮相當的多,所以我還是早一點來吧,我從博愛街入口處進入,07:30抵達博愛路的停車場,運氣不錯,還有不少停車位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我從博愛路登山口開始今天的十八尖山健行行程,的確十八尖山是新竹的後花園,一大清早就有許多健行的人潮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的導覽地圖,我建議存在手機裡,這樣隨時都可以比對目前的所在位置,而黃色路線是我今天預計的行程,我今日的主軸行程有二,一為登頂(十八尖山為小百岳NO.26),二為尋找傳說中的石觀音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的主步道是以柏油路步道為主,在蜿蜒的步道之間穿插著石階步道,所以基本上算是錯綜複雜的步道系統,將地圖帶在手上,再比對目前的位置,對於第一次來到這裡的我,是不錯的導覽方法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關於十八尖山的歷史,十八尖山山區位居新竹市東南郊,是一片由新竹縣北郊拖曳而南,形成的新月地形,延續七、八公里,由十八個鋒頭組成的丘陵地帶,屬「金山面山」綿延熙來的崗陵,由於山間東西橫立,總計十八座峰頭,故名十八尖山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舊名叫虎頭山,是日據時代為了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登基所開闢的「森林公園」,提供一般市民散步,享受森林浴之用,可說是新竹之肺。由於歷年來的維護,除少數必要的硬體設備外,森林的風貌仍在,整個步行路程約七、八公里,最高處為131.79公尺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台灣光復後,先由國防部接收,做為軍事用途,後由新竹市政府闢為公園,近年來市政府不但修飾門面、增設入口意象,也修繕許多涼亭,並更新景觀燈具,已打造出優質的休閒環境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健行的民眾,大部分的人是以柏油路步道為主,除了平緩的坡度好走外,路線也很單純清楚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其實導覽圖只是導覽圖,位置標示還不夠精準,而有一些石階步道並沒有標示出來,所以我在一些分岔路口走錯時,就趕緊修正回來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比起一般的登山步道,十八尖山步道確實是一條特色步道,現在來細數一下有哪些特色,特色一就是以柏油路面為主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特色二:電話亭多,現在大家人手一機,已經很久沒有打過這種公共電話亭,所以想要重溫一下這種懷舊感覺的話,請來一趟十八尖山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特色三:現代奉茶亭,只要帶一瓶空的寶特瓶,整條步道多處的飲水機,讓您全程不會口渴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特色四:涼亭多,我不知不覺好像每一座涼亭都有經過。由於步道長、人潮多,所以這麼多座休息涼亭也是應該的,其中有幾座我印象較深刻的涼亭。像是幸福亭前方的廣場,相當適合早操及跳舞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名列小百岳No.26,三等三角點位於國父百年誕辰紀念亭的後方碉堡屋頂,這需要一點攀爬功夫ㄡ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三等三角點ê陸補179號,小百岳No.26,海拔132m,這是我今天十八尖山巡禮的主要目的之一,今天再收錄一座小百岳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梅花亭是唯一兩層樓的亭子,具有絕佳的視野,上去看看吧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特色五:防空洞多,由於在二次大戰期間,美軍攻打日本,在台灣戰場中,新竹市是被轟炸最慘重、落彈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故日軍為了防止美軍的轟炸,在十八尖山修築了許多防空洞及碉堡,作為軍事戰備攻防使用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共計有16座防空洞,每座防空洞都有解說牌說明之,其中No1~No8號防空洞位在柏油路主步道上,No9~No16則位在防空洞步道上,有些防空洞因年久失修已面臨崩毀,有興趣者可以一座一座找尋ㄡ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最大的特色就是「石觀音」,石觀音緣起於清朝中葉起漢人的墾拓,當時的十八尖山是公墓區,後來經過日治時期,規劃成為森林公園,清除了所有的義塚,而為了安撫居民對傳統墓地的敬畏,除了對大量廢墓地的無主埋骨修建納骨塔、萬靈塔以安慰幽魂外,另在十八尖山設置三十三尊石觀音,每一尊都是日本向山口縣訂製運送來台灣,並進行開光儀式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經過了時空的變化,現在33尊石觀音只剩下24尊,這24尊石觀音,在導覽圖上有標示出大概的位置,而我努力找了很久,耗費了不少腳力,還沒有全部找到,有興趣者可以慢慢找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錯綜複雜的主線及支線步道,也是十八尖山步道的特色,其中有幾條支線步道值得走一下,第一條就是高商步道,是石觀音分布最密集的步道,走在步道裡,兩側的石觀音讓我有相當不同的感受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第二條是變葉木步道,是一條平緩好走的綠色隧道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第三條步道是322階步道,是從博愛街入口處的獅子亭,到幸福亭的石階步道,一路綿延筆直的步道,具有延伸的視覺感受以及體能上的挑戰,給予每一位來訪十八尖山的旅人深刻的印象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最後一階標註著「322」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每年的三月份是十八尖山的賞花月,山中繁花盛開、花團錦簇,吸引爆量的人潮到此一遊,或許我下次在三月份再來一遊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雖然沒有計算走了多少哩路,但我不間斷健行了4小時,我想至少走了五六公里,已經開始小小鐵腿了,而322階步道是我最後的行程,準備下山,回家休息

十八尖山‧登山、健行、賞花、尋古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