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位於新店的獅仔頭山步道,全名是「獅仔頭山隘勇線登山步道」,除了是台灣小百岳外,特殊的臥獅山形及當年的抗日斑駁遺跡是招牌菜,這是一條相當值得探訪的登山步道

我在週六早上8點直接開車抵達登山口,登山口只有兩個停車位,我竟然還有位子停車,耳聞這一條步道是較為冷門的步道,或許是登山口位在新店很裡面的產業道路上,所以登山的人潮確實不多。我整裝完畢後,就開始今天歷史絲路的旅程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今天的計畫路線是走一個環狀路線,從平廣路的登山口開始,抵達觀獅坪後,開始順時針走一個環狀路線,經獅仔頭山前峰、獅仔頭山、隘勇線的各個歷史遺跡,走到獅尾登山口後,再從古道回到觀獅坪,再回到平廣路登山口,路線全長約5.5km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開始起登,現在剛好早上8點鐘,陽光已經很毒了,希望待會都是在樹林下行走,不要中暑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第一段步道是從登山口到觀獅坪,全長750m,一路上主要是好走的上升階梯步道,剛好用來暖暖身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抵達觀獅坪,一座隘勇線石碑,喚起歷史的記憶,隘勇線日本人是為了開發山區資源,防止山區原住民的干擾,因此總督府便將民間私隘改為官隘,稱為「隘勇」。獅仔頭山隘勇線即為日治時期為確保日商在山區林產及樟腦的利益,由總督府警視廳督造的第一條隘勇線,於明治36年(1903年)開闢,以防番碑為起點,至向天湖、四寮附近為終點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記得在觀獅坪要拍下這一張全區地形圖路線,裡面有介紹各個值得參觀之處,以及步道路線圖,待會行走時可以參考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觀獅坪」顧名思義,就是觀賞獅仔頭山臥獅山形的最佳觀賞點,左側為大大的獅頭,右側為獅尾。而依照計畫,我將從左邊路線進入,最後會從右側路線回來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一進入不久,就可以馬上體驗三段幾近垂直的崖梯,請記得雙手扶好雙腳踏好,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危險的,而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遇到其他登山客,所以爬崖梯可以慢慢爬,不用排隊人擠人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從崖梯上來後,繼續依照全區地形圖路線,一處一處的參觀點都不要遺漏,而步道則進入原始山徑較多的古道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每一個參觀點也都是一處里程碑,告訴自己又完成了一部份旅程。下一站是大樟樹,樟樹是製作樟腦的原料,是早期獅仔頭山的重要樹種,在日治時期,日本人深入原住民山區,帶動伐樟製腦的熱潮,但也造成利益的衝突,眼前這株百年大樟樹能夠倖存,也見證了獅仔頭山區樟腦產業發展的歷史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還好步道全程幾乎都在樹林下,外面是酷熱的嚴夏,步道裡還算涼爽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獅仔頭山地處雪山山脈北支稜插天山系與台北盆地的尾稜山脈之間,最高點不是主峰,而是前峰,海拔862.4公尺,但列入台灣小百岳的是獅仔頭山主峰,所以前鋒這裡沒什麼擺設,一處小平台加上簡單的標牌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續行遇叉路,左右皆可行,但要比較完整快速參觀每個歷史遺跡的話,取左行較方便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接著進入金毛杜鵑林,但花期已過,所以看到的是綠油油的樹林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續行,來到「防番古碑」,這是日軍為了獨佔獅仔頭山區的林業及樟腦利益,而興建隘勇線,以保護山區採腦的「台灣製腦合資會社」,在明治36年(1903年)立碑,碑文記載獅仔頭山隘勇線的興建歷程,與漢番抗日史蹟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防番古碑」有兩座??沒關係,相機都拍下來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防番古碑」旁馬上出現叉路,這個叉路要注意一下,左邊路徑較明顯,是往竹坑山的方向,會愈來愈遠離獅仔頭山,所以山友用繩子擋住,而往右轉較不明顯的路徑才是主要路線,故取右轉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接著進入陡下的路徑,需要繩子攙扶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下一個遺跡參觀點是「石寮遺址」,位於防番古碑後的越嶺道路上,可能為當年隘勇線上具有防禦功能的駐點,以保衛樟腦產業的開發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石寮以當地天然石材砌築,目前下半部石材仍在,內部以夯土隔成三間,外牆用砂岩或卵石以人字形疊砌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西北面牆砌有兩個內寬外窄造型的銃(ㄔㄨㄥˋ)孔,大門也經過精心設計,外面有一道厚石牆保障,構築成經過轉折的雙開口,是極佳的防禦性堡壘,也證明了石寮遺址確實具有防禦功能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下一站是獅仔頭山山頂,雖然手上有路線圖,但是現場路標不夠清楚,還好我運氣不錯,剛好遇到山友告訴我從叉路右轉,所以我沒有錯過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抵達獅仔頭山三角點,是一等三角點耶,雖然可以眺望的範圍最遠,但可惜此處被樹林遮避,毫無展望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紀錄一下,獅仔頭山,小百岳No.20,海拔858m,一等三角點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我再繼續往下走一段,尋找兩處遺跡,第一處為「戰備壕溝遺址」,是人工挖掘寬100公分、深120公分的壕溝,但若不是解說牌在旁邊的話,一般人很容易錯過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在日治初期,約有300~500名抗日義軍駐紮於獅仔頭山區,日本軍警多次進攻山頭,義軍遂依山勢佈建天然岩溝戰壕,嚴防敵人入侵,現在仍存10餘公尺完整戰備壕溝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第二處為「古井」,抗日初期的義軍駐紮在此,為解決飲水問題,乃鑿此井因應,古井直徑約1公尺、深6公尺,相傳有出家人在此建草廬修行,也曾使用過此井,目前草廬已傾,古井已廢,僅存殘蹟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接著繼續尋找下一個參觀點,只是步道進入蠻荒小徑,我也不知道是否走對路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還好沒走錯路,來到「小土匪洞」遺跡,由於周遭植物叢生,洞口狹小,不易被敵人發現,具有極佳的戰略功能,抗日義軍在此設置警戒哨,防守前來攻擊的日軍,當地人稱為「小土匪洞」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接著步道路線回到主步道,先左轉去參觀「觀音洞」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來到觀音洞,看到的5位山友,就是我今天看到的所有人,獅仔頭山還真的較為冷門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觀音洞」又名佛祖洞,因曾有修行者在此居住並供奉觀音佛祖,故名「觀音洞」。而洞前的展望相當良好,可眺望鶯歌及三峽地區,是整條步道展望最佳之處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下一個參觀點為「大土匪洞」,相傳日軍入台初期,抗日義軍據此為前哨站,因遭日軍封鎖、補給困難,故時而打家劫舍維生,此處亦稱為土匪窟,是義軍擄人勒贖、窩藏肉票的地方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大土匪洞可容納數十人,由洞口兩個人的比例來看,確實是個不小的洞穴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續接好走的小徑,往獅尾登山口移動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抵達獅尾登山口,右轉續接產業道路後,從另一條步道走回去,而登山口旁的小廣場可以停幾輛車,所以也可以反方向從這裡起登獅仔頭山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繼續接另一條古道回到觀獅坪,走一個環狀路線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一進入古道,就會看到一間公廁,雖然看起來有點荒廢,但是內急時,還是勉為其難地使用一下吧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獅仔頭山隘勇線被列入蹟保存,古蹟範圍很廣,包括「隘寮」建築、「防蕃碑」、「古井」、「隘勇線壕溝」、「古道」等等,我今天已一一探訪完畢,現在這一條古道也是名符其實的歷史遺跡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這條古道有一處遺跡參觀點,就是「菁礐(ㄑㄩㄝˋ)池遺址」,菁礐是提煉藍色染料不可獲缺的設備,菁礐池有方有圓,圓形為浸泡池,方形為沉澱池,而目前荒廢已久,雜草叢生,看不清楚池子的原貌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古道的路徑還算清楚,沿著有石柱、木欄底部基座的路線,就會走回觀獅坪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回到觀獅坪,聽到許多人的聲音,應該是在垂直的崖梯那裡塞車排隊吧,我最後走回到登山口,結束今天這一場蠻有樂趣的旅程

新店獅仔頭山‧臥獅山形、歷史古道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