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湖步道是我走過最短的步道,但是卻有不少可看性,步道裡有日月潭進水口、日月潭黃昏夕照及觀賞水鳥三項特色,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現在記者就在大竹湖步道的入口處,入口處設置涼亭及停車場,還有水鳥雕像,不同於水蛙頭步道的青蛙雕像及土亭仔步道的貓頭鷹雕像,表示這裡應該有水鳥可以欣賞
短短180公尺的步道不知道長成什麼樣子,可能這條直路走到底後就看到終點了
果然沒錯,步道轉個彎就抵達兩層觀景亭,本以為步道在此結束,但導覽圖說下層的觀景亭還可以再深入湖濱
我從觀景亭欣賞湖景,因為大竹湖步道面向西方,所以這裡是欣賞日月潭夕照的好地方
此處聽到隆隆作響的流水聲,聽起來有點震撼感,原來這裡是日月潭的進水口
進水口再往前一點,看到一處湧泉,這是大竹湖步道的特色景點,叫做「日月湧泉」
其實日月潭算是水庫的集水區,日月潭的水源來自濁水溪上游一代,共建有兩處引水設施,一處為日治時期的設施,水源取自武界水庫,流經15.12公里的明渠、過水橋、引水隧道等設施,而注入日月潭,並於昭和9年(1934年)峻工啟用;而另一處則引水自濁水溪支流,稱為「新武界隧道」,於民國95年(2006年)峻工啟用;兩者匯合流入日月潭統合運用
接著我穿過下層觀景台,繼續往延伸到湖面的步道前進
遇到步道岔路,兩邊都去看看
左邊的步道終點被一堆芒草圍繞,沒有視野景觀
右邊的步道則深入湖濱,可看性就高了
步道終點設置桌椅,我就應應景在此坐個10分鐘,好好欣賞湖景;今天的日月潭水位很高,所以看到的是美麗湖景,而此處因長期淤積而形成沙洲,久而久之就形成草澤生態區,故吸引不少水鳥進駐,但今日不見水鳥,所以打鳥的成績槓龜
很快的結束短短的大竹湖步道之旅,繼續前往下一個旅拍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