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鵐是不普遍的過境鳥及稀有的冬候鳥,偶爾會在開闊的田野間看到,但我都沒有好好拍過,而今天在北投的忠義小徑拍鳥時,小鵐們就密集地出現在我的眼前,看來今天要好好對牠們做個專訪
忠義小徑兩側的田園,現在正值春耕期間,畫面上看到的繁星點點,就是一位一位的鳥友,大家都在尋找傳說中的稀有鳥種「黑頭鵐」,只是在廣大的農田中,要尋找黑頭鵐就如同大海撈針般的困難
倒是小鵐,蠻常出現在我的面前,而且安靜地在枝頭上駐足,才讓我決定轉換目標,先把小鵐收錄下來再說吧
今天小鵐的專訪算是圓滿達成,我當然還是繼續尋找其他的目標鳥種,只是沒有新的收穫,沒關係,今天並沒有槓龜ㄡ,也是個有成績的拍鳥天
小鵐小檔案
地理分布:繁殖於歐亞大陸北方的針葉林帶,度冬區在印度北部、中國南方、台灣及東南亞北部、菲律賓等地。在台灣為不普遍的過境鳥及稀有的冬候鳥
形態特徵:體型嬌小,為同屬鳥種中最小的一種,雌雄鳥類似,雌鳥較淡,冬、繁殖羽色有些變化。整體為較暗的赤褐色,頭頂兩側各有一條黑色縱線;眼圈淡色,眼後有一黑色細線,與耳羽後緣之黑色紋相連,頰部及耳羽有赤褐色斑塊。體背栗褐色而有黑色縱斑;尾羽黑褐色,最外側一對尾羽有白色楔狀斑,次一對尾羽僅在羽軸處有白色窄紋;翼黑褐色,初級飛羽羽緣淺灰色。腹面喉以下為帶赤色的污白色,胸和脇有黑色細縱斑。非繁殖羽頭頂的赤栗色與兩側的黑色有些混雜,整體羽色較繁殖羽灰暗。上喙近黑色,下喙灰褐。跗蹠及趾肉褐色
棲地與習性:活動於開闊的荒草地、休耕農地至山區的林緣、草生山坡等環境。度冬期通常單獨出現,棲息於灌叢雜草間,性羞怯,少至空曠處活動,受干擾常藏入附近草叢。遷移期會混於其它鵐科鳥種如黑臉鵐群中
食性:以植物尤其禾草的種子為食,亦捕食部分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