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有許多規模相當大的民俗慶典活動,但伴隨而來的就是人潮的擁擠,若是要拍下這些攝影題材,則10小時之前到會場佔位子也不為過;今年我選擇來到苗栗(火旁)龍的熱鬧節慶,拍下一些較特殊的人文題材
我在下午三點鐘就來到了會場,已經看到了上百隻的腳架,近年來台灣的攝影風氣有明顯的增加,拜FB資訊的散佈,許多攝影點都已經是眾所皆知的芭樂點,也開始看不到所謂的秘境了
我找一處地點,放置了腳架後,開始到處走走,紀錄一下這個慶典的事前準備工作,會場在經國路三段的河濱公園,由於腹地很大,所以人雖然多,但是還沒到擁擠的地步,或許晚一點當(火旁)龍秀展開後就不一樣了
苗栗火旁龍是客家十二大節慶之一,也是台灣元宵四大節慶之一(北天燈、南烽炮、中(火旁)龍、東寒單),這是苗栗市公所用心打造的大慶典,同時也收到了成效
整個苗栗(火旁)龍的慶典活動有六部曲,即糊龍、點睛、迎龍、跈龍、(火旁)龍、化龍,每一部曲都有搭配許多活動,儼然成為苗栗的嘉年華會,而我等攝影人則鎖定最具代表性的(火旁)龍活動,就是今天的這一場
主辦單位為了不讓大家久等,特地會前安排每一隻龍隊上司令台表演一下,同時也相當鼓勵攝影人多多拍下美美的照片,並踴躍上傳FB,使得苗栗(火旁)龍能夠眾所皆知
今日的整個活動大致上都是依照原定的計畫,除了真正的(火旁)龍秀外,還安排許多餘興節目,也有親子的(火旁)龍體驗,連老外也都聞名而來,熱情參與,看來苗栗市公所的企圖心與行動力,開始邁向收成的時刻了
隨著天色愈來愈晚,也即將進入活動的高潮,但表演會場ABC區仍然有各種(火旁)龍的體驗
(火旁)龍唸作ㄅㄤˋ龍,就是炸龍的意思,這項習俗是在清朝時,大陸客家原鄉流傳至台灣的活動,而苗栗地區早在四十年代就已經盛大的舉行過,後來一度沒落,於是苗栗市公所在1998年起,便積極籌辦這一項屬於客家人的習俗,試圖找回塵封已久的回憶,而目前(火旁)龍已成為苗栗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這樣的活動當然免不了貴賓的來訪與致詞,所以看到苗栗市長與其他貴賓的致詞,以及點睛等儀式,最後還下來表演場地為(火旁)龍開啟活動序幕
在(火旁)龍活動之間有穿插一些民俗活動的表演,像是震撼獅鼓、電音三太子等等,這些表演我也都沒看過,所以除了欣賞以外,再加上相機不停地紀錄之
等待了許久,終於要開始(火旁)龍活動了,我一直在想要怎麼拍下這樣的活動,要怎麼來構圖,由於這些都是動態的動作,也沒有時間慢慢想慢慢拍,只能多拍幾張,回家後再整理了,我首先拍下整個(火旁)龍的場地,搭配周遭的人群,就可以知道這是爆滿的人潮
拍攝手法不外乎追焦及凍結,我在遠處用長焦段鏡頭。追焦實在不容易,而由於技術上尚待磨練,所以只能稍微展現出流動的畫面,而且追焦成功比例也很低
而凍結版則要搭配較快速的快門,但由於夜晚時刻的快門速度不容易快速,所以只好搭配鞭炮的光源及投射的燈光,再加上高ISO感光度的設定,最後回家進行後製除噪點,此時我已慢慢發現,我這一台相機的性能已被我操到極限,也就是說我的設備已不太能拍攝這樣的活動了,是否該換一台較高階的相機了
另外最重要的仍是構圖,搭配鞭炮的爆炸及煙霧的散佈,我嘗試拍下在烽火中的舞龍者,當然第一次拍不好沒關係,這樣才有機會明年再來吧
(火旁)龍表演共計有四場,我的攝影位置在堤防的最上層,本想中場過後下去現場拍,但是因為人實在太多,無法走下去,所以就此放棄,也少了其他角度的作品,現在回想起來,實在點可惜
今天發生了一件事,我的32G記憶卡竟然拍中途用完了,只得趕緊換卡繼續拍,此時司儀請攝影人準備記憶卡的叮嚀言猶在耳,真的會拍到渾然忘我,把記憶卡拍完了都不知道,這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
又是一次人文攝影的嘗試,(火旁)龍活動也在大會安排下準時結束,大家相約明年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