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拜訪一座特色教堂吧,位於彰化縣埔心鄉的羅厝天主堂,進入園區大門後,教堂前的廣場可以停放不少車輛,不用為了找車位而傷腦筋
埔心羅厝天主堂雖然位於鄉下的地方,卻是中部首座天主堂,早在清朝同治8年(1869年),臺灣當時已經有傳教士受邀前往中部地區佈道。光緒元年(1875年),彰化縣埔心鄉羅厝村民涂心往來中南部經商,在高雄聆聽天主教神父講道深受感動,於是邀集親友敦請道明會吳萬福神父到中部傳道,為臺灣中部天主教傳教開端
民國38年(1949年)大批美國瑪利諾會傳教士,從中國大陸撤退來此接手羅厝天主堂,道明會士則把重心遷往南部傳教。民國76年(1987年)以後改由本地神父接管,開始了新的階段
眼前的羅厝天主堂已經歷第三代,第一代教堂是中式建築,是當時中部地區最早興建的聖堂,在清光緒3年(1877年)由吳萬福神父以110元購現址建造,因地震受損後,大正元年(1912年)由馬守仁神父以福州杉及臺灣檜木重建第二代教堂。最後在民國64年適逢天主教堂開教100週年慶,將老舊的教堂拆除更新後,成為現在第三代教堂的樣貌
教堂在假日通常有傳教活動,我都是等待活動結束後才進入教堂內部,所以現在先參觀的外部建築之美
第三代教堂為歐洲歌德拜占庭、文藝復興及羅馬式等綜合結構建築物,以三角拱弧為屋頂,而屋頂為建築最中心,屋頂上方有十字架,同時有左右兩2個類似高塔之石柱,石柱上方有天使在吹奏樂器之雕像。整體主體建築以石造牆為主,並有高大塔樓、近3層樓,每層塔樓皆有半圓形拱或拱門形狀,並形成反覆對稱的圖案排列,此為羅馬式的建築特色。同時有強調利用間隔樓層的橫梁來凸顯建築物外觀水平線條,即為文藝復興之建築特色
在最上層的塔樓內有1座鐘鈴,而主建築特別設計與旁邊樓牆相連,旁邊牆面用紅磚堆砌,牆上有1座大型白色耶穌雕像
在主建築旁的這一棟清水紅磚牆建築,其實才是我今天要參觀的重點,這棟建築推斷可能為第二代教堂興建時期原有樣式,被登錄為歷史建築,目前規劃為古文物展覽館,館內有許多值得參觀的古文物,我第一次來的時候,古文物展覽關整修中,但館方人員說過一陣子這些古文物會擺出來供人參觀
我一直密切注意羅厝天主堂的官網,果然這些古文物終於擺出來讓人參觀了,於是我再挑個黃道吉日來二度拜訪,這些古文物放在展覽館隔壁的房間,一位教友非常熱心,為我一一介紹這些古文物,讓我收穫良多
小小的一個房間,展覽了許多珍貴古文物,其中最重要的鎮殿之寶就是天神鐘,重約40公斤,由金、銀、銅、鐵、玉、鉎、鉛、錫等8種金屬打造而成,又名「八寶大銅鐘」,是光緒8年(1882年)由西班牙神父自馬尼拉帶到臺灣羅厝。二次大戰末期物資缺乏,日本軍警全臺搜刮金屬銅器,還曾為了徵收羅厝天主堂天神鐘和村民起衝突。早年羅厝一帶農民少有時鐘,因此天神鐘的鐘聲就成了民眾作息指標
臺灣第一台羅馬字印刷機之印刷本,是1905年由馬神父從菲律賓引進第一台羅馬字印刷機,放置在此至1908年開始使用,眼前展覽的是1909年的印刷小冊,書名為「善路善功」
左側那一張臨終會會員證相當奇特,類似現在的生前契約,「臨終會」是1898年間,由道明會台彎區會長黎克勉神父所創辦的教友組織,上了年紀的教友可自由參加該組織,每年繳交收成的稻穀兩大袋作為基金,而在1910年馬守仁神父則印製會員證,成為為臨終亡者處理善後的互助團體
羅馬字白話譜的歌經、樂譜等,也收錄在這裡供人參觀
1775~1884的古地契也保存於此,記載著教堂的土地契約
台灣的西樂隊是天主教引進傳播的,而全台第一支西樂隊,是陳若瑟神父在1930年由香港引進樂器,在羅厝天主堂擔任本堂時成立的
來看看涂神父的日記本,記載著一個相當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昭和20年(1945年),美國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同時台灣光復,進入民國時期
還有一塊清光緒皇帝御賜的「奉旨敬教」石碑,凡官員經過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從古老泛黃的相片中可以看到,石碑放置在第一代教堂的正門上方,後來石碑失落找不到了,我也只能從相片中回味
至於要參觀教堂內部,一般都是等到傳教活動結束後,就可以進去了,當然我怎麼拍照都沒人理我
教會活動結束後,許多教友都會在教堂外的庭院聊天,宗教活動也是經典的社交場所
我第二次來訪,目睹了羅厝天主堂的古文物,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願,而今天的藍天白雲真的很美麗,讓人心情相當愉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