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宮是三峽三大老廟之一,雖然早於清乾隆年間創建,但經過多次重建,現在的福安宮像是新蓋的廟宇。因位於三峽老街入口處,清水祖師廟旁,所以雖然只是一座小廟,但人潮眾多,香火鼎盛
關於福安宮的歷史,可以直接從正殿牆上的沿革碑記取得資訊,桃園廳志記載的創建年份為乾隆50年(1785年),但引據父老傳聞云,在三峽祖師廟未建前,福安宮已管理福安庄年度大小祭典許多年了,所以推算創建年份應當時在乾隆24年(1759年),而廟名也取為「福安宮」
據三峽鎮志的記載,福安宮是三峽最早建立的廟宇,因為早年這裡是入山開墾的「隘門」,先民入山墾荒時經過福德祠,均虔誠膜拜祈求平安,庄民在祖師廟右後方、庄境的西北角建造這一座福德祠,俗稱「下街土地公」。而三峽另一座福德宮則位於街頭,俗稱頂街土地公。三峽老街早期的發展就以這兩間福德祠與祖師廟逐漸發展成街市
福安宮歷經八次規模不等之修建,也遇到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民國時期的街道拓寬,最後這一座新廟在民國94年完工
雖然福安宮少了一點古廟的味道,但是在建築上,還是有一些特色,首先在廟體建築設計上,下層險刻以堅實為重,上層以精緻取勝
另外為期能與三峽清水祖師廟外觀一致調和,故屋頂的採「石墻木樑重擔歇山式屋頂」的作法,瓦楞則採陶瓷碗的剪裁拼貼,並黏貼上交趾陶完成,外觀看起來極為富麗堂皇
廟身以抗蟲耐腐的黑檀木結合傳統工藝雕刻而成,這是福安宮最特殊的建築特點
拜殿的大金元寶,希望摸了之後能生財,但是在疫情期間,記得摸完後還是要用酒精消毒一下
來拜會一下主人,福安宮主祀的福德正神,又稱下街土地公,現在廟附近是三峽地區的商圈重鎮,,我想應該是有得到土地公的保佑
在廟旁有一座約兩層樓高,需多人合抱的環保香爐,爐壁上繪有神明,並刷上一層金漆,非常壯觀特別
旁邊就是熱鬧的民權老街及中山路,每逢假日人聲鼎沸,現在因為疫情期間人潮較少,正在等待未來能夠恢復往日榮景
來一張夜晚的福安宮,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