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四年沒有拜訪老梅石槽了,我每年還是會從各處查一查老梅石槽的綠藻生長狀況,總覺得一年比一年還差,今天再度來到這裡,這處北海岸相當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攝影題材,是絕對有造訪的價值
要來到台灣本島最北邊的老梅石槽,的確要花一點時間,所以我趕在日出前的色溫乍現時,趕緊架起腳架打個幾張,綠藻狀況雖然不佳,但排列整齊的石槽,也相當適合作為前景
要拍攝老梅石槽,潮汐時間需掌握,現在已開始漲潮,預計天亮後海浪可以打在石槽上,會增加許多攝影題材,當然我現在就先拍重要的色溫版
石槽的後半段現在已被人踩的光溜溜看不到綠藻了,只剩下前半段還有,走在上面一定要小心,防滑鞋是推薦的穿著,另外海浪順著石槽縫隙中向上噴出,產生驚心動魄的美感,要小心不要弄濕身體
大部分拍老梅石槽的攝影角度都類似,我嘗試以低角度的方式拍攝,但浪需注意漲潮時海的流向,相機要是跑進海水的話,就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因為要換新相機了)
慢速快門的設定,搭配減光鏡,拍下浪絲的動感,這是我樂此不彼的題材,只是今天踢到鐵板了,太貼近浪花的結果,使我成為名副其實的攝影大「濕」,也讓我今天的老梅任務,被迫中途結束,最後花了三千大洋修理,也同時買個教訓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