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在台灣為不普遍的留鳥及稀有過境鳥,上次與水雉的相遇是在6年前的宜蘭,其中母鳥長長的尾羽宛如凌波仙子一般,讓我印象深刻。而這次不用跑到宜蘭,在大溪的瑞興濕地出現了水雉的蹤跡,雖然天空下著毛毛雨,我還是決定來看看。鳥點在瑞興濕地蓮花池,而或許是天氣不好的關係,這裡只看到2位鳥友在等待
這一隻水雉是亞成鳥,沒有成鳥漂亮的羽色,更沒有長長的尾羽,而且有一半的時間都躲在池邊的草地上,雖然拍起來雜草叢生不好看,但是為了今天不要槓龜,我還是勉強拍下來
終於等到水雉走到蓮花池裡,牠喜歡踩在荷葉上,這樣剛好讓我拍下全都露的畫面
既然在蓮花池裡,就來幾張蓮花花鳥圖吧
接下來就是展翅飛行版了,水蛭從這一撮蓮花移到另一撮蓮花,四處換地方,也順便換心情
現場風大以及毛毛雨,看來似乎不會停,現在已開始有秋天的感覺了,也是候鳥來台的時候,希望今年北部的熱門鳥點能夠生意興隆,再現鳥況的繁榮
水雉小檔案
地理分布:分布於巴基斯坦以東到中國東南及東部,以南到斯里蘭卡及菲律賓、印尼一帶,有些族群有遷移性,在阿拉伯東部及亞洲南部過冬。在台灣是稀有的留鳥,日治時代水雉在高雄、台南、台東等地區都是留鳥,過去在台灣中部繁殖的水雉會在繁殖季過後消失,因而被推測是候鳥,而台灣北部則僅有零星出現而沒有繁殖紀錄
形態特徵:雌雄鳥羽色相同,但雌鳥較雄鳥大,羽色有繁殖羽及非繁殖羽兩型。繁殖羽的頭、下頦、喉部白色,頭後一道黑色細線沿著頸側連接腹面的黑褐色,頸後金黃色,身體背面棕黑色至淺棕色有銅綠色光澤,翼的覆羽白色,初級飛羽最外側幾支黑色,飛行時可見翼的內面白色,翅膀折回處(腕部)有小型白色的距。初級飛羽愈往翼端愈尖細,最外三支飛羽近末端已特化到僅在羽軸單側有極短且長短不齊的羽絲,末端再略微膨大形成裝飾羽。此三支羽毛的尖端極軟,會隨風擺動,功能不明。腰部與尾下覆羽棕色,尾羽棕黑色,越往中間越長,兩根中央尾羽特別延長。喙黑色,跗蹠與趾淺綠色,腳趾甚長
棲地與習性:棲息在比較寬廣且隱密度高的低海拔淡水濕地,包括湖泊、水塘、沼澤、菱角田等,棲地的限制讓水雉的分布集中在某些地區。通常多單獨活動
食性:以水蠆等水生昆蟲、蝌蚪或是浮葉上的昆蟲、蜘蛛、平卷螺、福壽螺及少數植物的種子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