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鷹在台灣是普遍的過境鳥,是所有過境臺灣的猛禽中數量最龐大的,理論上應該不難看到牠,但或許赤腹鷹與我無緣,我已連續兩年在樹林區的山區等待,都無緣與牠見面
今年我決定再來看看,地點是樹林石灰坑附近的山區,主要是東和路與民和路這兩條產業道路,開著車或騎著車在道路上,注意樹木頂端的枯枝,最好是能與鳥友們一起集氣,多雙眼睛當然比一雙眼睛銳利好幾倍,或許不小心就會看到赤腹鷹
我在週日清晨一大早就來到赤腹鷹可能出現的地方等待,果然被眼尖的鳥友發現有一隻赤腹鷹站在枯枝上,今年終於讓我順利拍到牠了,不過拍到的這一隻是亞成鳥,看起來很像松雀鷹
赤腹鷹的公母鳥才是我的主要目標,而母鳥有出現一下子,公鳥卻一直未出現
今天就是這一隻赤腹鷹亞成鳥陪大家度過2個小時,還算配合大家出來露臉幾次,但隨著天氣愈來愈熱,我等鳥友們身上散發出愈來愈濃烈的槓龜味,像我們這種假日才能出機的假日班人士,希望下週再來的時候,還能有機會再看到赤腹鷹
赤腹鷹小檔案
地理分布:繁殖於東北亞的烏蘇里江以南、朝鮮半島、華中及華南。度冬於海南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西部。在臺灣為普遍的過境鳥。每年秋季有多達數萬至十餘萬隻過境墾丁南下南洋群島,是所有過境臺灣的猛禽中數量最龐大的
形態特徵:體長25至30cm,頭部及背面為藍灰色或灰色。蠟膜橙黃色,雄鳥眼暗紅近黑色,雌鳥眼黃色。喉白,無喉線。胸部橙色,但色澤深淺與範圍大小會隨個體與年齡而異,有些個體非常白,雄鳥呈整片的橙色塗彩,雌鳥則帶有不明顯橫紋,尤其在腹部。下腹部、脛羽及尾下覆羽白色。尾羽灰色,有四道黑色窄橫帶,最外側尾羽無斑紋。幼鳥眼黃色,背面褐色,有不規則白斑及赤褐色羽緣。有一道粗喉央線,胸部有褐色粗縱紋,腹部及脛羽有粗橫斑或心形斑。喙黑色,腳橙黃色
棲地與習性:繁殖區及度冬區多棲息於接近溪流、水田、濕地、山腳地帶的低海拔森林。活動於森林邊緣較開闊之處,經常佇立明顯枝頭準備獵食。遷移時可形成數百隻至上千隻的群集,飛行方式活潑,經常忽高忽低變換隊形
食性:以蛙為主食,也捕食蜥蜴及昆蟲,常見捕食的昆蟲包括蜻蜓、蝗蟲、甲蟲等。自枝頭向下俯衝獵取地面的蛙類,或自樹梢衝出低空捕抓接近的飛蟲。。在秋季過境期很少見到進食,可能在北方南下前身上已儲備足夠的熱量;但在春季過境期間在北部所見者進食頗頻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