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續兩個假日來到大溪瑞興濕地,主要的目的是拍小鸊鷉(ㄆ一ˋ ㄊ一ˋ),沒想到濕地裡的許多埤塘中,都有小鸊鷉的蹤跡,我覺得這裡叫做小鸊鷉濕地會很貼切
由於目前正值育雛期,小鸊鷉的親子互動很頻繁,幼鳥常常爬到親鳥的身體上,然後在湖中快樂悠遊,這樣的模樣相當溫馨可愛,難怪一直有許多鳥友來此報到
這裡有相當多的小鸊鷉,就在眼前的埤塘裡,完全不需要等待,只需等待水面靜止的時候,好好拍下美麗的倒影版
小鸊鷉的親子互動相當有趣,最經典的就是幼鳥爬到親鳥身上,然後隨著親鳥一起在整個湖面逛大街
親鳥有時會不耐煩的把幼鳥甩下水,讓幼鳥自己游
在水中的幼鳥們,請記得要跟上父母的腳步,不要脫隊
再來兩張全家福,幸福美滿和樂融融
也來個兩張餵食秀
小鸊鷉家族與家族之間,還是有領域性,所以偶爾會有驅趕同類的動作,這時就會展現鐵掌水上漂的上乘武功,鳥友們也需以上乘技術,才能拍下眼前的輕功表演
自己喜歡的美麗畫面,不是來一次就能拍好拍滿的,還是要多來幾次,拍到滿意為止
小鸊鷉小檔案
地理分布:廣布於歐亞大陸南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以及南太平洋諸島。在台灣是普遍的留鳥,各地的淡水湖池均可找到其蹤跡
形態特徵:夏季頭頂至後頸黑褐色,頰、喉和前頸赤褐色;下喙基部有一金黃色斑;身體背面和雙翼黑褐色,腹面絲白色;喙黑色;腳欖灰色;冬季頰、喉和前頸白色,喙帶紅褐色,其餘與夏季同
棲地與習性:棲息於海拔700公尺以下湖泊、池塘及水流緩慢的水域。性羞怯。遇敵則隱藏於濃密水草中,或沒入水裡逃逸。繁殖期多單獨活動,非繁殖期才有群聚現象
食性:以啄食水生昆蟲、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和小型魚類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