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今天來走走台北市第一座大跨距的白石湖吊橋,結合周遭的碧山巖開漳聖王廟、以及櫻花季來臨時的碧山巖櫻花隧道,可以構成美好的半日遊,而且碧山巖有寬廣的停車場,停車不是問題,白石湖吊橋就在停車場旁邊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我是將車停在碧山巖停車場,然後沿著馬路走約450公尺,先抵達碧山巖櫻花隧道,賞花完畢後再走回來到白石湖吊橋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是一處相當熱門的景點,假日時往往人滿為患,所以要看到橋上幾乎無人的時候。就必須很早就來到這裡,因為不管多熱門的景點,只要是一大早,就沒有人潮的問題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關於白石湖吊橋的興建由來,此地舊名「新里族白石湖」,在清乾隆年間,就有漢人來此墾荒,在民國72年政府還輔導農民發展觀光果園,而隨著都市發展人口外移、農業經營不易而逐漸荒廢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政府為了振興白石湖地區的農業發展,於是進行了白石湖吊橋的興建及週變的環境改善工程,連接碧山巖及觀光果園,吊橋在民國99年2月完工啟用,是一座年輕的吊橋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全長116公尺,是台北市第一座大跨距的吊橋,此橋有一些特殊的設計理念,整座橋以一節一節突起的龍骨意象銜接著兩岸,看起來像是巨龍飛越山谷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橋身採直路式的設計,人行道為階梯式木甲板,騎在主鋼索上,沒有一般吊橋常見的高聳橋台之設計,人走在橋上時,是以人為圓心,橋面旋轉變化,所以穩定度相當高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在地理風水上也有特殊的研究,「龍頭」就在眼前忠勇山前方的圓覺尖,狀似龍珠,有龍搶珠的姿態,而「龍穴」位於吊橋下方,吊橋的位置就在龍穴上,過此橋如同魚躍龍門一般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現在吊橋雖然以觀光性質為主,但仍不脫離原始連接兩岸的功能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要體驗走在吊橋上的驚險指數的話,這裡可能會令你失望,走了這一百多公尺的白石湖吊橋後,就可以體眼吊橋在穩定度上的設計,安心有餘驚險不足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可以連接週邊果園、步道及濕地湖泊,既然過了橋,那就繼續往下走吧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過吊橋後會來到一段大約百公尺長的春秋步道,兩旁坡地為花卉專業種植區,種植「春之花」的野百合,與「秋之花」的金針花,為春秋兩季增添了雪白與橘紅之美,故名「春秋步道」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春秋步道之後,來到一座蓄水池「古錐埤」,是當地農民「古錐伯」召集村民所共同開鑿的蓄水池,亦為當地生態池,而現在不知是否還有在使用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再往下走,來到了後湖濕地(同心圓生態濕地),此處原為當地居民的農耕地,在農業衰退及農作物休耕荒廢後,利用自然地形所產生之湧泉,並結合白石湖吊橋發展觀光之重點,整建成為同心圓生態濕地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濕地周遭增設觀景平台及步道,還有休憩涼亭,在此休息一下,坐享眼前的田園風光及朦朧山巒美景,堪稱一大享受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休息涼亭很熱門ㄡ,我等了一陣子還等不到位子可坐,沒關係,繼續往下走,到下一個景點「夫妻樹」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咦,夫妻樹怎麼兩株的形體差這麼多,原來解說上寫著夫妻樹原本是兩株高大的楠木,以和諧的姿態互相陪伴著,可惜在民國104年的蘇迪勒風災時,有一株斷裂倒塌,所以再度補種另一株楠木陪伴著,現在看起來比較像是母子樹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拍下這有趣的畫面,總有一天小株的楠木會撐破木棧平台的,只是不知道這一天何時到來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我從夫妻樹折返回來,所以白石湖吊橋再往下走400多公尺,就可以欣賞春秋步道、同心湖、夫妻樹等景點,CP值很高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沒錯,我再次回到吊橋入口處時,人潮已經很多了,這時也是我功成身退的時候

白石湖吊橋、後湖溼地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