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園內的生化科學研究所旁,有一株雀榕樹,據鳥友回報,那裏有不少鳥種來覓食,而今天的天氣不是很好,不太適合外出活動,所以我決定來這裡看看,來一場輕鬆拍鳥的行程
這一株雀榕果然有許多鳥兒來覓食,我的相機一直沒停過,倒也拍得蠻過癮的。而眾鳥之中,我還是要挑一位主角,結果找到這一位目露兇光的亞洲輝椋鳥,牠是我第一次首拍,所以順理成章成為我今日的鳥主角
亞洲輝椋鳥原本是引進的飼鳥,但被棄養或逸出至野外,早在1978年台灣就有紀錄,而隨著時間的演進,現在已有穩定繁殖的現象,而牠已被列為「入侵種動物」,對於本土鳥類生態的衝擊,還需近一步研究
輝椋鳥的公母鳥,今天都有出現ㄡ,血紅色的眼球是牠們的特徵,看起來目露兇光,像是不好惹的鳥種
另外一隻鳥種-綠鳩,也是我首拍,只是拍到的次數不多,無法當作今天的主角
其實白眉鶇才是我今天的目標,但是牠只出現一次,所以也由主角變成龍套
至於其他鳥種,雖然都是普鳥,但是剛好用來試拍一下我的新相機,而今天一整個早上都沒有冷場,小弟我拍得很爽
亞洲輝椋鳥小檔案
地理分布:亞洲輝椋鳥又名菲律賓椋鳥、輝椋鳥,分布於東洋界,包括印度阿薩姆南部、孟加拉、安達曼群島、尼古巴群島、緬甸南部、馬來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島、婆羅洲、菲律賓、蘇拉威西。在台灣原本為引進的飼鳥,但被棄養或逸出至野外
形態特徵:體長約20cm。雌雄鳥同型。全身黑綠色,在陽光下帶有明顯墨綠色閃亮光澤。尾方形略短。幼鳥背面黑褐色。腹面淺米色。頰及喉有細黑縱紋。胸腹部具粗縱斑。眼血紅色。喙黑色略粗。腳黑色
棲地與習性:完全適應人類環境,多數棲息於都市內,少數在郊區農地出現。群居性,成數隻至數十隻的小群停棲在較高建築物的屋頂,成群覓食於都市內的公園或行道樹上
食性:以樹木果實及花蜜為主食,也能取食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