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多元的宗教文化,雖然稱不上能夠提升國力,但是提升軟實力是無庸置疑的,若是像我一樣,有常常去拜訪各地廟宇的旅人,看到各式各樣宗教的差異性,確實能夠增廣見聞
今天我拜訪位於草屯的台灣雷藏寺,是佛教真佛宗的臺灣本土性密宗新興宗派,而雷藏寺就是佛教真佛宗在臺的運作中心與最大的據點,因位於較偏遠的山區,所以相當的清幽,循著階梯步道來到大廣場,開始我的宗教洗禮
雷藏寺源起於民國68年,創辦人盧勝彥初臨草屯虎山時,發現此地氣象萬千、地靈殊勝,後來信眾隨即捐地興建,成立中國真佛宗教總會,繼美國西雅圖雷藏寺、彩虹雷藏寺後,於民國76年在草屯虎山現址上動土,民國96年完工落成
臺灣具有多元信仰文化的特色,在華人世界中有許多宗教融合現象的顯著案例,雷藏寺就是臺灣罕見融合道教、顯教、密宗等修行方式的道場,室內空間充滿道、顯、密宗等宗教圖騰和佛像,是宗教融合的經典代表
雖然我不懂風水,但是看著官網上的描述,也能感受到雷藏寺絕佳的風水,寺廟所在地的虎山,屬集集大山山脈,左砂八卦山脈,右砂為大橫屏山脈,前方大肚山脈、八卦山脈為羅城,明堂有貓羅溪、烏溪、大肚溪交會,美水相疊可瞻;而雷藏寺來龍呈騰空型態、有寶穴、有雙砂、有美水,前方更有綿長案山,後有五座高山環抱,又稱飛虎穴,地理風水最為殊勝
雷藏寺的建築可以用莊嚴雄偉來形容,建築風格為重檐歇山頂的傳統廟宇建築,包含挑高7層樓高的大雄寶殿及兩側廂房,在大廣場的位置只能抬頭仰望,雄偉的建築讓我無法看到全貌
來看看整座寺廟建築的意象,首先抬頭一看,正殿中央上方矗立巨型大匾額,浮雕鐫刻有「臺灣雷藏寺」,紋飾有九龍蟠繞,卷草紋、魚、祥雲等吉祥圖案
大雄寶殿、兩側廂房皆以金色琉璃瓦為頂,外牆搭配白色水泥,屋頂兩側共計有6面山牆,雕刻佛教密宗特有的十字金剛杵(代表定、專一,象徵摧滅三毒與一切魔障,顯出佛、菩薩、金剛的威神之力),是雷藏寺與眾不同的標記
大雄寶殿的一樓為密教壇城,分為佛部、金剛部、蓮華部、城隍殿、財神殿,在此可以看到佛教、道教、密宗等神祇,包括蓮花童子、無極瑤池金母大天尊、五方五佛、真佛宗八大本尊、四大天王,城隍菩薩、紅財神,現在寺內沒有其他的遊客,只有我一個人慢慢安靜地參觀
二樓則是大雄寶殿的本殿,而四面的迴廊使用巴西進口花崗石建材,讓大殿呈現雄偉之姿
大雄寶殿立有七扇門,窗門均以檜木材料製成,而中央正大門寬為5尺,厚為4寸,長為18尺,是稀有的三千年珍貴難得的紅檜巨木
進入室內要脫鞋ㄡ,殿堂內挑高7層樓,面積達5百坪,為臺灣室內廟殿最高的寺廟建築,大殿內四點金柱為須彌龍柱,刻有詩偈:「請多唸佛佛現前,請常持咒空行仙。坐禪觀想證空性,諸善奉行濟世人。」,地板則舖設西班牙進口米黃色特級玉皇石
大雄寶殿供奉阿彌陀佛金身高34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金身高32尺、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金身高26尺、護法韋馱尊者、伽藍尊者金身高22尺
大雄寶殿內的「一佛一世界」壁佛,就在大佛像後方三面主牆上,排列有整齊的小佛龕,佛龕造型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主尊,每一佛龕呈現出完整之曼陀羅
在後方迴廊的大壁畫,是以殿內諸主尊為曼陀羅,每一主尊各有城門、諸尊,上方有傳承諸佛,兩旁及下方有諸尊、護法、空行
雷藏寺有一座鎮寺之寶,就在龍邊山脈著這一座密教著名佛頂尊勝陀羅尼塔,平面的塔基及立體的塔身皆呈八角形,塔尖是五輪寶塔土金木水火組成,塔座有雙重欄楯,內外二層係可作為塔域結界之用;塔身分成三層,上層佛龕供奉釋迦牟尼及阿彌陀佛及心咒種字,中層佛龕供奉尊勝佛母及心咒種字,下層是梵字尊勝陀羅尼咒,所有經咒、梵字採用浮雕,加貼真金泊,底座有八組石刻金剛杵,整座佛塔氣勢非凡非常雄偉
由本殿這裡可以經由虎山步道走過去就近欣賞這一座寶塔,可惜今日虎山步道整修中,所以我只能遠觀之
接著我還要去拜訪一座金母殿,經由本殿旁的水泥道路走上去,同時散步兼運動
登高足以望遠,雷藏寺位於虎山的制高點,所以視野頗佳
這一段步道並不長,稍微走一下就到了,所以要來拜訪雷藏寺的旅人,不要忘了順便來一趟金母殿ㄡ
至於金母殿的興建,緣起於2000年聖尊蓮生活佛閉關期間,瑤池金母降臨,指示師尊蓮生活佛在台灣雷藏寺上方建造,故金母殿在2005年正式安座
金母殿所在位置是整個山脈最佳觀景點,除了可以遠眺八卦山脈外,也可鳥瞰草屯盆地
剛剛我從水泥道路走上來,現在我從木棧道走下去,但木棧道坡度較陡,請小心走
結束台灣雷藏寺的行程,我再度回到大雄寶殿前廣場,看著師父虔誠的信仰,我很慶幸身在這宗教自由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