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常去北海岸旅遊的人,都會知道十八王公廟,這是一座很特殊的陰廟,廟前的肉粽攤販,也是民眾印象最深刻之處,我倒是為了買肉粽而去過很多次,假日的十八王公廟總是香火鼎盛,廟門口有許多阿嬤在兜售香火祭品,肉粽香、燒酒螺香撲鼻而來,而我這次是在非假日的早上8點半來到這裡,人潮就相對的....少(連攤販都還沒開張)
十八王公廟位在石門區的乾華里,所以正式名稱是乾華十八王公廟,廟宇有兩座,大家最常來的就是位於濱海公路旁的這一座,另一座「乾華新十八王公廟」,位置在後面的山腰上,我一直沒去過,所以待會就去拜訪一下
十八王公廟的由來是相傳清同治年間,一艘乘坐17位唐山商人和一隻黑狗的船發生海難,漂流遺體由當地練氏客家族人發現,練氏族人決定將其合葬於家族的公有地,即現在的原址,因為是17人與一隻黑狗一起合葬,故稱為十八王公
十八王公廟從祭祀的主角與眾不同,就已經展現其特殊性,後來因興建核一廠時的墳墓遷移事件而聲名遠播,而我記得小時候在六合彩、大家樂盛行時,來到十八王公廟求明牌的人,只能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在當時的濱海公路會因為廟裡的爆炸人潮而大塞車,現在想起來,實在有點難以置信
至於為何有兩座十八王公廟,那是政府為了紓解當地交通、拓寬濱海公路,廟方則決議搬遷往山腰建立新廟,但在新建跨海大橋「王公橋」於1995年正式通車後,交通問題遂獲得改善,此時舊廟就沒有遷離的必要性,所以舊廟仍然保留供人參拜
去北海岸旅遊的遊客,應該都買過石門肉粽吧!知名的石門肉粽由來,也是由十八王公廟這裡起源的ㄡ
目前看到的廟宇建築,是在2012年新北市政府改造計畫所規劃的,包含整治攤販區、歸還公有地、綠化設施、及觀景台等等,於2014年新廟完工,我對於舊廟還有些印象,整個廟區周遭的確蠻雜亂的,而現在的環境清爽多了
廟裡的格局很簡單,一進入廟內就是祭拜的殿堂,神龕上為遇難的17位雕像及一隻黑狗雕像
旁邊的墳墓,讓我一度以為就是原來的十八王公墳墓,而真正的墳墓是在地下室,廟方歡迎大家進入參觀
原本要拓寬廟前道路以解決交通問題,後來經變更設計,直接興建跨海的王公橋,所以十八王公廟就遠離了濱海公路主幹道,交通問題一解決,舊廟不用遷離,但是新廟已經蓋了,而舊廟區經過整理整頓後,反而人氣也下滑了,這整起遷廟事件倒是蠻耐人尋味的
接下來我要去新廟參觀一下,主要的參觀重點是那一座超大隻義犬銅像,在半路上就可以看到了,跟旁邊的廟宇建築的比例對照一下,實在是好大一隻有點嚇人
新十八王公是兩層樓宏偉的建築,廟前有寬廣的廟埕,腹地相當大,其實若考慮當時舊廟的人氣遷移過來的話,新廟的確需要蓋的大一點
新廟已遠離北海岸一段距離,所以無法享受海景
我進入廟裡簡單參觀一下,新廟的人氣似乎沒那麼熱絡,目前廟方還有一些建設需要十方大德善心捐款,請大家多多幫忙
最後一個節目,當然是好酒沉甕底,就是這一座高30公尺的義犬銅像,世界最高大的銅質犬像,要用到廣角鏡才能拍下來,而親臨現場體驗才會比較精彩,拍個幾張照片後,結束我的十八王公廟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