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姜阿新洋樓在北埔這一處傳統客家聚落裡,顯得相當的前衛,兩年前由於正在整修,所以我無緣進入參觀,今天我趁著一時興起想來嚐嚐北埔美食的時候,就順便來參觀一下,時間算得剛剛好,我在9點55分抵達,等待10點鐘開放參觀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整修完畢的姜阿新洋樓,有煥然一新的感覺,但卻保留了原來的風韻,進入參觀收費50大洋,管理人員再三向我保證,會被內部氣派典雅的古典建築深深吸引,那我還等什麼呢?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姜阿新洋樓建於1946年,費時三年完工,這棟在當時堪稱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是姜阿新製茶事業上招待貴賓的場所,同時作為自住宅第,與天水堂、金廣福公館和慈天宮連線,彰顯姜氏家族影響力,形成北埔特殊的人文風景,而洋樓幾經起落,自2012年由姜阿新第三代重新取得產權,並進行資活化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從洋樓的起建就可以看的出來,姜阿新個性浪漫及喜好冒險創新,洋樓是委託不拘泥傳統的年輕建築師彭玉理所規劃,所聘匠司均為在地人,因此成為北埔鄉親的共同記憶,也見證了北埔茶業發展歷史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先從外觀看起,外觀呈現在中西融合的形式風格,例如半圓拱、凸窗等古典建築技法與裝飾紋樣來自歐洲傳統,可欣賞到多種高難度且精巧的泥作工法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至於室內的建築內涵,那更是參觀的重點,在官網上有很詳細的說明每一處室內建築工藝的特色,只要依照官網的內容慢慢參觀,就能夠滿載而歸,決不會空手而回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進入參觀的第一件事,導覽員建議先在視聽室看個6分鐘的短片介紹,而我是第一個進入參觀的遊客,所以就獨自享受這6分鐘的影音導覽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我先從2樓參觀起,從起居樓梯走上去,馬賽克鋪面的樓梯,說明了這一棟洋樓的古典之美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一上二樓就是接待大廳,大廳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大面積的連續窗,這樣的格局帶來良好的視野和採光,讓整個大廳相當的明亮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大廳旁就是原神明廳空間,這一組螺鈿(貝殼鑲嵌)古董桌椅是欣賞重點,古董桌椅為姜阿新丈人致贈給親家的祝壽賀禮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神明廳中央掛著一幅李澤藩畫作〈阿里山〉,此幅畫作為慶賀洋樓落成之禮,推測為姜阿新任新竹客運董事期間由許振乾所致贈,李澤藩是台灣第一代傑出的西洋美術家與教育家,也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的父親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來欣賞木質天花板,是以木格為筋組成方格,在木格間崁入天花板片,將對生活的期待,透過西洋裝飾重新組合,形成一種台灣特有的趣味,天花板有龜紋及銅錢,寄意長壽及財富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天花板還有一個很特殊的設計,就是大量設置圓形或橢圓形的通風口,讓建築物內外空氣對流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另外在窗戶的堵頭或窗簾盒使用不同顏色的木料,用鑲嵌的方式呈現出特有的紋飾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那時候就有鋼琴房了ㄡ,姜阿新的孫執輩,兒時就在這間琴房裡習琴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建造時就要考慮維修,由於洋樓屋頂為木構造,所以在上方木櫥預留一個維修口,可通往屋頂進行日常維護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空間配置上,也設置了迴廊,作為過度與緩衝空間,也帶有開放性以及相互連結的期許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鏤空圓窗的特殊設計,外為樓梯口,除了牆面裝飾與通風,似乎尚有其他詮釋,留給觀者一處想像空間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特殊旋轉扇窗的設計,除了獨特美感,也兼顧不同方向通風的功能性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導覽員介紹內部的木作材質,內部大量木構多取材自營林場,烏心石、檜木、樟木、櫸木、香杉等木料交錯運用,,細緻的雕刻裝飾帶有濃厚東方吉祥寓意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從一樓走上二樓,除了起居樓梯外,另有外賓專用的木樓梯,相當的高貴典雅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來欣賞姜阿新的墨寶,是他78歲時在台北寫下的顧炎武〈五十初度〉,『遠路不須愁日暮 』『老年終自望河清』 意思是儘管天色已暗,路途仍長,但也不必憂慮,自己年雖垂暮,猶信太平可期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二樓空間巡禮完畢,果然有許多值得欣賞的裝潢建築藝術,參觀趁熱,接下來就是一樓了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一樓的參觀重點就是大廳,一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壁爐,使用珍稀之花樟(樟樹瘤),事實上並不具備實質功能,卻融入一些洋式風格的趣味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另一幅姜阿新先生的墨寶“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 < 陋室銘 >,文學造詣不凡的姜阿新先生愛好書法,時常藉由文學陶冶性情,即使面對困境之時依舊悠然自持,並以此勉勵後輩子孫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大廳天花上的紋飾,中心飾及蛇腹的花草,當年是由陳添施作。在此看到的番仔花,是以小鏝刀慢慢塑型,如此毎朶花都不一樣,但是更為立體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內部採用大量不同樣式的門窗,以“隔間,不隔光、不隔風”的原則設計可靈活運用的空間。大廳兩側隔屏皆可拆卸,以因應大型宴客聚會等場合。門扇運用上方清玻璃加下方毛玻璃或霧玻璃的方式,兼具採光與隱私的需求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來欣賞一幅油畫,詹錦川先生於台大商學院畢業,曾於姐夫姜阿新成立的永光公司從事茶葉外銷工作,後投身藝術創作。2012年聽聞後代買回洋樓感動不已,特以〈宇宙〉一畫進行二次創作,將內心難以言喻的喜悅藏在畫中的符號意象裡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主臥房內的八腳眠床為姜阿新先生與夫人詹蒜妹之眠床,其長孫女移居加拿大時請求贈與,經歷半世紀歲月與二度飄洋過海,2019年終於將其回歸原本的位置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那時就有乾溼分離的洗面間與洗身間,其中洗手台為當時使用之原件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新舊馬賽克磚並陳的日式坐浴,在現代建築中,還有不少家庭也是使用這樣的坐浴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大廳旁專門設置演奏廳,以當時洋樓作為招待貴賓的功能而言,表演場所是必要的設施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姜阿新先生的代表事業就是茶業,因製茶事業享有「茶虎」盛名,早於日治時期即出口著名北埔茶,隨後於1946年成立永光公司,正式以「永光紅茶」出品,而新洋樓也在此時落成,作為禮賓與自宅之用,所以永光紅茶的歷史也成就另一段傳奇佳話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室內參觀完畢,姜阿新洋樓的室內裝潢及建築工藝,有如讓我進入藝術殿堂般的驚喜,50元門票花的很值得ㄡ,這時許多旅遊團陸續進來參觀,我剛好功成身退,去老街外帶美食回家吧

姜阿新洋樓‧風華絕代的洋式建築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