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很想要來拜訪南鯤鯓代天府,因為新冠疫情來攪局,一直都沒機會再來台南,直到現在新冠疫情每天都是幾萬例確診,所以台灣已走向與新冠共存的模式,反而許多地方也不再封閉了,我就再趁著回到老婆娘家時,來一趟台南拜訪南鯤鯓代天府
從大牌樓到殿堂之間的廟埕,根本就是一座超大停車場,而旁邊還有其他的停車場,所以來到這裡,是不會有停車問題的
來到南鯤鯓代天府,很難不被這一座大牌樓所吸引,這是在民國72年增建的山門,為亞洲地區最大的「五門式木作大牌樓」,一般廟宇牌樓多為兩立柱間加上「額枋」,南鯤鯓代天府的大牌樓除剪黏、屋瓦和柱珠外,全部使用實木接榫建造
12根大木柱取自臺灣已禁砍伐的一整棵紅檜木,直徑約81公分、高14公尺,屋頂則以重檐設計更顯壯觀,是出自「溪底派」大木匠的作品
正面有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南鯤鯓代天府」樓牌,背面則有嚴前總統家淦先生的親筆匾額「蓬瀛靈山」
南鯤鯓代天府的園區非常大,有許多園林景觀可以好好欣賞,在官網上有詳細介紹,所以不用急著進入寺廟,先來一場劉姥姥進大觀園吧。在山門兩側各有一亭,如涼傘開花,南面的叫「舞龍亭」,北面的則謂「鳴鳳亭」,意取龍鳳呈祥,這是民國57年「戊申三百年醮」所造鐵塔改建而來,舞龍鳴鳳左右相望,脈脈含情,心心相印
舞龍亭旁,仰首看見的巍峨樓閣「慶成閣」,也是「戊申三百年醮」的紀念建築,樓高三層,採北式建築,設計、建造、油漆彩繪,也都出於名家之手,雄偉壯觀,典雅輝煌,紅花綠瓦,樹影樓景,更具園林之美
本想登上「慶成閣」頂層,來個登高望遠,可惜未開放,我就只能圍繞著它拍拍照吧
「慶成閣」旁的廣大花園,是為「萬善花園」,緬懷當年萬善爺在此牧牛聖蹟,荒丘草原,野趣橫生
接著開始寺廟巡禮,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代天巡狩李、池、吳、朱、范千歲(俗稱五府千歲或鯤鯓王),是臺灣歷史最久的五府千歲,相傳明朝末年,有王船漂流到南鯤鯓海邊沙汕,船內有李、池、吳、朱、范和中軍府等紙神像,漁民遂建草寮供奉,明朝永曆16年(1662年)時改建為廟
南鯤鯓代天府經歷地理環境的變遷、時代的演進,以及多次重建及增建,如廟前的頭門拜亭、萬善走廊、香客大樓及四周的園林建築等,其中以剛剛看到的牌樓山門最為壯觀,而最後在民國101年新建凌霄寶殿落成,成為今日雄偉巍峨的一座大型廟宇
來看這一座國定古蹟的雄偉廟宇門面,南鯤鯓代天府的古蹟本體是一座九開間三進兩廂的建築,由三川殿、正殿及後殿組成,正面看似三座廟宇的組合
古蹟本體外檐裝修的主要材質為石材,花崗石和青斗石間雜,技法上則是凹凸雕並用,風格上多為日治時期修建手法。因為是由泉州匠師於日治時期重建,故在風格上仍保有許多泉州建築特色
三川殿的大木架構採取3座四垂頂並立的佈局,正面連成1線,但屋頂線條中高旁低、主從有別
正門的對聯是有典故的,據傳是在嘉慶25年(1820年)李府千歲扶一名不識字的農夫為乩,指責縣令欺天罔極、恃才為傲,隨即讓農夫揮動鋤頭在地上寫下來的,後來縣令因此心誠悅服,下轎謝罪。而此對聯最終經過府城舉人修改後刻於正門的石柱上
民間傳說五府千歲是玉帝所敕封的王爺,最主要的任務在稽察人間善惡,所以叫做「代天巡狩」,所駐的王府就叫做「代天府」,正門廟額上的「南鯤鯓代天府」旨牌就是根據這個說法而來。旨牌作三龍木刻,立於「雙龍護塔」石刻的門楣上,運筆蒼勁,雕技精湛,自開山以來即高聳代天府,是相當重要的文物
三川殿前這一對「龍柱」是南鯤鯓廟的精神標幟,青斗石材在石雕師傅的細心雕琢下,使得整根「龍柱」顯得蒼勁有力,圖案和柱身緊密相連,結構非常結實
三川殿、正殿與後殿連為一氣,都是面寬三間,進深四間,但因疫情的關係,正殿部分空間有被限制進入,加上信眾人潮眾多,所以有略顯擁擠之感
拜殿上方的「光被四表」匾額乃福建鎮守台澎總兵官滿人昌伊蘇於道光25年(1845年),因五王神蹟顯赫,深感五王法力無邊所敬獻
來拜訪一下主人吧,五府千歲在鯤鯓山建府後,特聘泉州名匠「媽福師」蒞台雕刻神像,以王船上之神木,依其六段尊稱,據以雕成大王李府千歲、二王池府千歲、三王吳府千歲、四王朱府千歲、五王范府千歲和中軍府等六尊金身,即今本府之「開基正身」,雕工細膩,精緻有韻,威武莊嚴,炯炯有神,迄今300餘年,是本府最富歷史者,只是因為現場實在人很多,我只能拍下這一張
接著來到後殿(青山殿),肇建於同治11年(1872年),供奉觀音菩薩,旁祀玉皇上帝及註生娘娘,後殿前也有小型拜殿連接,拜殿上方的藻井,由無數的小塊香木榫接而成,按照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配合一年四季十二月令廿四節氣與七十二候,所形成的卦氣卦候圖而來的,整體結構奇巧,拼疊緊密,由下往上看,好像蜘蛛結網一樣,是建築藝術上的一大巨構
青山寺正對面的牆壁,是台灣地區惟一用咾咕石砌成的牆壁,金錢作九五排列,枚枚相疊,塊塊相扣,幾乎看不到疊痕與縫隙,金錢壁全長六尺二乘於十尺五六,構圖優美,色彩淡雅,意寓招財納福,這是民國15年澎湖西嶼內塹宮所捐獻,老古石也是由澎湖專船運來的,全臺灣僅此一堵牆,別無分號,記得到此一遊時,雙手要順便摸一下ㄡ
金錢壁右下方留有「大正丙寅年(1926年)澎湖郡西嶼庄內塹宮敬獻」之落款,證明南鯤鯓與澎湖兩地的王爺信仰關係
青山殿後方的「龍喉井」,也是寺內珍貴的文物,在建廟初期因苦無用水,乃四處尋覓水源。在嘉慶22年(1817年)某日從廟後林投叢內忽湧甘泉而出。掬而飲之,味甜而清涼,能醒目可提神,故先民始識為五王顯赫,又因龍脈在此,遂名為「龍喉井」,並築井以保聖蹟,而龍喉井目前還可以取水,只是因疫情關係暫停取水
「龍喉井」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參天巨榕,枝葉繁茂,氣勢如虹,左側如龍蟠,右側如虎踞,先民稱「龍虎樹」,為昔日漁民航海入港辨別方向的標幟,看到「龍虎樹」便看到了平安
青山殿後就是雄偉的凌霄寶殿,這是近年來最重要的硬體建設,興議於1970年代,先於1984年動土,再於1993年動土,最後於2012年舉行入火安座
來到凌霄寶殿,有幾樣藝術作品不能錯過,第一項就是每一處殿堂的藻井,藻井一向都是寺廟爭最具藝術成分的作品
第二項是「風調雨順」四大金剛的金身神像,神像氣勢如虹,頗有萬夫莫敵的態勢
第三項是八對銅柱,氣勢非凡
最後這一項鎮殿之寶,就是寶殿內以黃金打造的純金玉旨(即無形界最高主宰玉皇上帝所頒發的詔書指令),高6.6公尺、寬2公尺、厚60公分,造價高達新臺幣6億元,是南鯤鯓代天府籌畫半世紀,將歷年信眾為助造玉旨而捐獻的大大小小黃金金牌,加上部分採購補足10,800兩(約405公斤)共同熔鑄而成,堪稱全球最壯觀的黃金玉旨
凌霄寶殿旁有一區優雅的園林造景,雅緻樓亭,牽引著拱橋,矗立在一泓湖水之中,亭曰「海山亭」,樓稱「海山樓」,值得走過去,做一位短暫的文人雅士
海山亭有很多家燕ㄡ,剛好讓我拍個幾張留念一下
南鯤鯓代天府各殿的屋頂裝飾美輪美奐,其中燕尾底部的「印斗」處,匠師大多以俯衝狀的獅子作為裝飾,以便收束,匠師稱為「倒拋獅」。這裡的倒拋獅左右對稱,神氣活現,是「鬃師」的傑作
三川殿正脊的剪黏作品,前後兩面作有各種動植物的剪黏裝飾,繁複華麗,栩栩如生,福祿壽三星巍立俯視,雕工精巧,寫實傳神
今年是南鯤鯓代天府慶讚建廟360週年,所以看到不少神明出巡的慶祝活動,讓我也沾染一下這樣的喜氣
另外慶祝建廟360週年,廟方也設置了一條歷史迴廊,迴廊兩邊的解說牌,若有興趣導讀一遍,就會對南鯤鯓代天府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今天比較遺憾的是沒多餘時間去參觀「大鯤園」,這也是南鯤鯓代天府的必訪景點,只能留到下一次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