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是一場大雨,今天若是想要走走步道的話,還是不要挑太過原始的路線,以免爛泥巴的濕滑路面不好走,還好大台北地區有許多登山步道可以選擇,我選擇比較好走的鯉魚山-圓覺寺環狀步道
這條環狀步道,一般最常走的路線是從大溝溪生態園區起走,但由於園區附近不好停車,所以我選擇從「全臺葉姓祖廟」開始起走,原本看到門口告示牌,以為葉姓祖廟禁止進入,後來看到許多登山健行客都直接走進去,我也就跟著進去了
全臺葉姓祖廟園區相當寬廣,建造落成於民國68年,供奉葉姓始祖葉諸梁公,每年都會隆重舉辦春秋兩季祭祖活動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葉姓祖廟的風水,廟宇方位坐北朝南,背倚鯉魚尖山,雄偉的廟堂建築和寬廣的庭園美景,展現出宗祠之美
今天的計畫就是鯉魚山-圓覺寺環狀步道,從葉姓祖廟出發,逆時針繞行,先走圓覺寺步道,途中拜訪圓覺瀑布、圓覺禪寺,然後接續鯉魚山步道,最終回到葉姓祖廟
接著往葉姓祖廟右邊的路走下去,正式進入圓覺寺步道
圓覺寺步道沿著大溝溪而建置,步道上有許多大溝溪的地質景觀介紹,讓我一路上不寂寞
昨天下著大雨,所以今天要走的步道還是要挑選一下,在石階步道上慢慢走,基本上是安全的
一開始進入步道,即以小橋流水歡迎大家的到來
步道中展示許多地質的解說牌,所以今天除了健行之外,也是一場地質之旅。像是眼前所看到的一般河床岩石,就分為底岩、落石與滾石,而且形狀也大不相同
現在時間7點多,早一點來走步道,人不會太多,又不會沒人,是最舒服的時候
走一下子,遇叉路,直走是圓覺寺步道,左轉是鯉魚山步道,我的計畫是先直走圓覺寺步道,再經鯉魚山步道回到這一處交點,但那應該是2個小時以後了
大溝溪水質清澈,溪流中除了石塊及魚蝦外,還有許多水生昆蟲生活其中,至於鳥類,則以紫嘯鶇及翠鳥最具特色
途經忍字碑,但不知忍字碑的由來,上面的年份為丁卯年,經查詢為1927年或1987年
溪岸對面有一座小土地公廟,上面刻有大正11年(1922年),剛好距離現在2022年,剛好百年歷史,也擠身成為百年古剎,我想土地公廟與忍字碑或許有關聯
一路上的地質解說,都是增長知識的好機會
步道的圍欄是以再生木材所製,環保又典雅
步道中點有一條分支,可通往龍船岩,龍船岩從這裡過去比較難走,另有其他條路線可通往龍船岩
再來了解一下河流走向型態,當河流向下流的方向與地層傾斜向下一致的河川就稱為順斜河,所以此處就是順斜河
大溝溪周遭為複層林相,依高度可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豐富的生物種類就是森林健康的指標
抵達圓覺瀑布,圓覺瀑布前有一處小雙心落瀑布,我先來熱身一下
圓覺瀑布前的小廣場,也佈置成一處休憩區,設置許多涼亭,而在這裡停留的人相當多,基本上瀑布區的人潮永遠是最多的,多吸收一點負離子,對身體好處多多
大溝溪發源於白石湖群山,由於水流對岩石的差異侵蝕造成落差而形成眼前的圓覺瀑布,瀑底巨石堆疊,瀑布衝擊激發水氣,挾帶大量的負離子,負離子與芬多精結合成為「空氣維他命」,所以瀑布底的休憩區就是人們最喜歡駐足的地方
圓覺瀑布與一般瀑布的長相不同,四周為巨岩峭壁,擋住了瀑布之美,實在很可惜,而今天的瀑布水量也不大
我還想看看哪裡可以離瀑布更近一點,找到了,從左邊的階梯上去,可以找到一條小路
圓覺瀑布被一堆岩石擋住視線,而我經由這一條小徑,直接來到岩石上,就可以看到整座瀑布
從岩石上往下看的景象,岩石相當濕滑,要非常小心,除非像我一樣龜毛,想要一窺瀑布全貌,才會冒險走上岩石,建議大家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下一站為圓覺禪寺,從圓覺瀑布到圓覺禪寺,是一段連續上坡的路,剛剛都是平緩路面,現在剛好來喘一下
圓覺禪寺是內湖最早的佛教寺院,創建於民國13年,其建築多由砂岩石條所砌成,景觀樸實厚重,環境清幽
疫情期間,寺廟不開放,我只能外觀巡禮一下,不過廟埕的視野相當好,可以眺望大台北地區
圓覺禪寺正對面的這一座小山,由於山稜線的形狀似鯉魚頭,故名鯉魚山,我待會就要經由鯉魚山步道,走到山頂
過了圓覺禪寺,接馬路,這一條是圓覺禪寺專用馬路,疫情期間,顯得相當清幽
路邊一座土地公廟及旁邊的隱藏版瀑布,路過不要錯過
走出圓覺寺的山門,表示圓覺寺步道結束,續接鯉魚山步道
圓覺寺山門旁的這一條階梯,就是有名的碧山巖櫻花隧道,每逢櫻花季時,這裡就會擠滿人潮
碧山巖櫻花隧道對面,就是鯉魚山步道的起點
鯉魚山步道獨一無二的特色,就是步道中有早期劉洋正先生創作之各式各樣的「小人國造景」
漫步此步道,請以「格列佛遊記」的心情,來一趟神奇之旅,以巨人的角度,俯視人類的渺小
這些小人國造景當中,除了縮小版的造景外,也有放大版的造景,眼前的「謝公屐」造型座椅,源於南朝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性喜登山健行,因此將木屐改造為登山用,後來古代登山鞋就稱為「謝公屐」
步道上碰到的第一個小人國造景就是萬里長城
找到一處空曠區,可以眺望對面的圓覺禪寺,上方的小山就是圓覺尖,可以從圓覺禪寺附近的登山口起登,但是步道似乎不太好走,所以圓覺尖登頂就沒放在我這次的計畫裡
步道上的小人國造景,都是台灣知名的景點、建築、地標,只可惜經過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雨淋,造景被破壞的很嚴重,這是相當可惜的地方,我就來拍幾張代表作,像是國父紀念館、總統府、玉山、桃園機場等等
鯉魚山山頂設置一座涼亭,但是四週樹林遮蔽,所以沒有視野
雖然鯉魚山頂沒有好視野,但是在下山的途中,有幾處視野空曠之處,也是可以俯瞰大台北城市景觀
鯉魚山步道的景點(小人國造景、登頂涼亭、大台北視野)巡禮完畢,接著就漫步下山
鯉魚山步道最後接回圓覺寺步道,代表我完成了鯉魚山-圓覺寺環狀步道的旅程
算一下時間,花了3小時半(奇怪我怎麼走了這麼久,應該是慢慢走慢慢拍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