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古橋是關西地區歷史悠久的古橋,現在在其旁邊有新建一座東安新橋,兩橋並列形成有趣的現象,兩座橋橫跨牛欄河,下方的牛欄河已被整治為親水公園,在河的兩側設置完整的步道,是一處適合散步活動的地方。我現在準備走下去到牛欄河兩旁的步道,在東安橋上先來一張牛欄河親水公園的全景
東安古橋與新橋並列在一起,兩座橋皆是五拱橋,一時難以分辨
找到古橋了,東安古橋橫跨牛欄河兩岸,原名「彩鳳橋」,建於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年),仿日本皇宮橋樑而建,是關西地區唯一最典雅最美的古老拱橋,被列為「關西八景」之一
東安古橋原本只是一座木造橋,但每當水患時便被沖毀,導致交通隨之中斷,故由地方人士倡議建橋,並聘請日本技師設計,在錦山地區採集紋理細緻的方解石,以人工搬運過來,交由當地知名的石匠李鎮帶隊砌築
仔細看可以發現,每一塊橋石各有不同色澤及紋理,加上歷經歲月滄桑的悠久歷史,更令人感覺古橋的保存價值
東安古橋為日治時代的建築,用糯米混合紅糖、和泥土混合,黏造橋身和橋墩,是所有古橋裡,最能穩重地將橋樑的典雅完整地投射出來
東安古橋由於石砌工法甚為難得,造型優美並融入周邊景觀,具地方與時代特色,足為後世典範,因此被新竹縣政府列入縣定古蹟
東安古橋旁還有一座東安新橋,這是因為要解決古橋橋面狹窄且日益繁忙的交通而建造的,採用不拆除原東安古橋而新建東安新橋,如此可達到拓寬橋面之目的,並維持古蹟的保存
新橋也是仿古橋的建築格局興建的,看起來也是相當復古
兩座橋墩並排在一起,相當有趣的畫面
好好的欣賞完這兩座橋後,我沿著牛欄河兩側的步道漫步,我不知道步道會延伸到哪裡去,只好邊走邊看了
兩座橋所跨越的是鳳山溪的支流牛欄河,為關西之主要農業灌溉水源,河裡面有魚梯的設施,以供魚兒溯源產卵
關於「牛欄河」命名的由來,據說和清朝年間當地農民設柵養牛的往事有關,步道中的一些雕刻,也都展現一些與牛有關的圖案
牛欄河已經過整治,現已成為親水公園,岸邊的步道上柳樹成蔭,再加上東安古橋,完美結合成優美的河岸風情
牛欄河親水公園可以算是河川整治的典範,更是關西地區假日休憩的好地方
要確認河川整治的成效,可以從河中悠遊自在的魚群得到答案
牛欄河水域目前發現有二十五種魚類,大都是正常溪流可見的種類,其中以俗稱「溪哥」的粗首鱲最多;此外還有蝦、蜆、螺、福及蜻蜓等昆蟲動物,為鳳山溪區生態最為豐富的地段
原始的魚梯及魚道已無法發揮功能,經過修正後,利用空心磚的間隙,使得溪魚可以上溯到復育槽
有幾位當地居民優游垂釣,由於牛欄河的育生態非常好,相信釣友們一定可以滿載而歸
牛欄河兩側的步道的確是慢跑的好地方
步道兩旁設置了椅子,走累了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
河道中許多攔水壩,原則上禁止跨越,這樣讓我無法偷懶,只能完整走完親水公園的步道
親水公園的這一邊走完了,大約一公里,接著往橋的另一邊移動,另一邊有許多牛的石雕藝術裝置,呼應這一條牛欄河
親水公園的另一側路程比較短,走到拱橋後即可折返
拱橋、流水、步道、田野,構成一幅寧靜的畫面,或許是因為時間還早,來此散步的人很少,只有我一人獨享此情此景
不時看到橋上的人車熙來攘往,從馬路上看這兩座橋面的外觀再普通不過了,只有走下來才會發現它的美
我完整繞了牛欄河親水公園一圈,再度回到馬路上,而寧靜的公園,將一直等待著旅人的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