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板橋新海濕地拍不普通的「普通秧雞」,由於牠躲很大,讓我無法拍到全都露的畫面,到現在都一直引以為憾,而這次普通秧雞出現在大園圳頭里的水田裡,我就來了卻這個遺憾吧
在大園圳頭里拍鳥,基本上以車拍為主,坐在車裡看著眼前的水田,等著心儀的鳥出現,這樣算是蠻舒服的拍鳥方式
普通秧雞大部分的時間都躲在田埂裡的雜草裡,偶爾走到田裡散步,而現在正值春耕時期,田裡插滿了秧苗,由於秧苗的高度很低,所以當牠走到田裡時,不會被秧苗擋住,這樣就可以拍倒了全都露的畫面
再來幾張不清楚的水倒影版
今天完整紀錄到普通秧雞,而且還是清楚的數毛版,終於了卻幾年來的遺憾
普通秧雞小檔案
地理分佈: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北部,在臺灣是稀有的留鳥,觀察的紀錄也不多,多見於低地平原的濕地
形態特徵:額部、頭頂至後頸黑褐色,羽緣橄欖褐色;背、肩、腰、尾上覆羽橄欖褐色,綴以黑色縱紋;眉紋灰白色,過眼紋灰褐色;飛羽暗褐色,外側翼上覆羽橄欖褐色,通常羽端微具白色斑紋或白點端斑;腹部中央灰黑色,有淡褐色的羽端斑紋,兩和尾下覆羽黑褐色,有白色橫斑紋。雌鳥體羽顏色較暗,額和喉幾乎白色;虹膜紅褐色;喙幾近紅色,嘴峰角褐色,先端灰綠色;跗蹠肉褐色。幼鳥背面色晦暗,頭和腹面皮黃色或白色,其上有褐色至黑色條紋,兩皮黃有暗褐色至黑色條紋,尾下覆羽皮黃色
棲地與習性:棲息在低原、丘陵、山腳地帶有茂密植物的湖泊、河流緩慢的岸邊以及沼澤濕地蘆葦叢或水草叢中,也在水稻田和荷花塘單獨或成對活動
食性:雜食性。動物性食物有蚯蚓、螞蝗、軟體動物、甲殼類、蜘蛛、陸生和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吃被殺死或腐爛的小型脊椎動物;植物性食物有嫩枝、根、種子、漿果和果實,秋冬季節吃的植物性食物比例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