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新竹竹北的豆子坑溪,是一處鳥類生態不錯的地方,距鳥友的回報,這裡出現成群的黑頭文鳥,黑頭文鳥在台灣是稀有留鳥及不普遍的引進鳥種,也是我的首拍,結果來到現場,果然看見數十隻的黑頭文鳥
由於黑頭文鳥經常是群聚活動,所以要拍到單獨一隻,反而不容易,在雜亂的草叢中,我盡可能拍出比較好看的背景畫面
黑頭文鳥也常常與斑文鳥混群活動,所以當看到斑文鳥時,不妨留意一下其中是否有黑頭灰嘴的黑頭文鳥混在裡面
來兩張溪邊群聚會議
除了黑頭文鳥外,今天還有拍到小秧雞、斐秧雞等好料的鳥種,收穫不錯ㄡ
黑頭文鳥小檔案
地理分布:全世界僅分布在亞洲,一般並不會做長程遷移。在台灣為稀有留鳥及不普遍的引進鳥種,分布於海拔200m以下的地區,以東部為主,北部非常稀少
形態特徵:體長約11cm,雌雄鳥的羽色有些微差異。雄鳥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頭、頸、上胸為黑褐色,背、肩羽、飛羽、腰、尾上覆羽為栗褐色,腹部為栗色,但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為黑色,上胸的黑褐色與腹部的栗色間的對比並不強烈。腿黑色,腳鉛色。亞成鳥全身羽色污褐色,頭部及身體的顏色對比並不明顯。雌鳥的頭頂顏色較淡,其餘與雄鳥類似。台灣也有引進東南亞的亞種並在野外立足,這些外來亞種的頭、頸、胸顏色較黑,胸的黑色與腹部的栗色間對比較為強烈
棲地與習性:分布於海拔200m以下的平原及丘陵,多半出現在開墾地、草叢或樹林,經常成小群活動,或與斑文鳥混群活動,群聚性相當明顯。多在地面或草叢活動,停棲時常選擇樹林
食性:主要以植物種子為食,其中以禾本科居大宗。覓食方式主要為覓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