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到大園的水田尋寶了,我要拍下親子互動的超可愛畫面,今天的主角是彩鷸,彩鷸是數量還算普遍的水鳥,常棲息在農地水田間,但數量普遍並不代表很容易拍到,畢竟鳥類對於人類還是有高度警戒心的,所以一大片的水田之中,彩鷸會呆在距離路邊較遠的區域
我是第三次來此才拍到彩鷸的,拍攝點在大園聖濟宮附近的水田,當看到眾鳥友將車停在水田間的馬路邊時,就趕緊跟過去吧,然後搖下車窗、直接從車上拍,盡可能不要騷擾到彩鷸
彩鷸最大的特徵就是那一對宇宙大的雙眼,但身上的顏色與一般公母鳥相反,母鳥顏色較鮮艷、而公鳥顏色則較樸素,母鳥有栗紅色的胸羽以及暗綠色的背羽,嘴喙也鮮豔許多,公鳥則是較素雅的黃褐色
彩鷸常棲息的農村水田,因為農地的整治或破壞,漸漸不利其繁殖及生長,這也是現在水田中不容易找到彩鷸的主要原因,而彩鷸也被列為保育類第二級珍貴稀有的野生動物
彩鷸是一妻多夫制,母鳥到處去尋歡,公鳥則負責孵蛋及帶雛鳥,所以我今天拍到的是公鳥,雛鳥跟著公鳥在水田之間自由穿梭的有趣畫面,就是我來到此的目標,雖然距離很遠,但是搭配長焦鏡頭及裁切畫面,拍出來的品質還算可以接受
根據鳥友的回報,原本是一隻彩鷸公鳥帶著四隻雛鳥的,後來只剩下兩隻雛鳥,這也說明了鳥類生存環境大不易,也希望這兩隻雛鳥能夠順利長大
眼看著彩鷸愈走愈遠,然後消失在水田之間,眾鳥友也收拾行囊,直接開車離去了,短短20分鐘的親子互動秀,在此畫下句點
彩鷸小檔案
地理分佈:彩鷸分布廣泛,包括非洲、馬達加斯加、亞洲中部與南部,以及澳洲東部與北部。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主要分布於低海拔濕地
形態特徵:雌雄鳥的外形不同,雌鳥較大也較美麗。雌鳥頭頂的頭央線米紅色,身體背面銅綠色帶有紅棕色縱紋。翼形寬圓,覆羽有細窄的黑色橫斑,初級飛羽10枚,飛羽內部灰色,外部有紅棕色斑點。肩部有2至3對淺色較長的羽毛,覆蓋在三級飛羽上,在背部兩側形成淺色縱紋。眼睛很大,位置更靠臉的前方,有助於判斷距離。眼周及眼睛後方白色,喉部與頸部紅棕色,胸部黑色,腹部白色。尾羽短,灰色有土黃色橫斑。喙紅褐色至近黑色,細長,尖端膨大並且下彎。鼻溝長度不及喙長的二分之一。跗蹠與趾橄欖棕色,趾甲相當長
棲地與習性:分布於低海拔的濕地,常在沼澤、水田、池塘、河邊等濕地出現。主要是晨昏活動,也會在夜間覓食,白天藏匿於草叢中。能游泳,飛行慢,飛行時雙腳下垂。會單獨行動或形成小群,有時也會形成數十隻的大群
食性:雜食性,以昆蟲、螺類、蚯蚓、甲殼類等無脊椎動物為食,有時也會取用大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