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最近假日常往台北市跑,想要一覽台北市的古建築,而在台北府城北門附近,就有一些古蹟建築群可以讓我好好欣賞一下,繼承恩門及台北郵局後,附近的撫臺街洋樓也是相當值得拜訪之處,撫臺街洋樓在延平南路上,附近雖然也是林立的建築,但是仍然掩蓋不住與眾不同的洋樓歷史風味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撫臺街洋樓的確是一棟很特殊的洋樓,但更令我感興趣的是「撫臺街」這三個字,因為附近沒有這樣的街名,所以撫臺街是有歷史典故的,得上網查詢一下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原來在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計畫」裡,將城內的管理由清代的「街路」,變成「街區」管理,所以位在臺北府城北門南側的「街區」正式出現,整個街區包含了北門南側、中華路以西、武昌街以北、博愛路以東所轄範圍內,又由於此處在清代是巡撫衙門坐落的區域,所以此區就命名為「撫臺街」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至於「撫臺街洋樓」,則是日本統治台灣後,有許多日本人跟隨來台,而知名的營造商「大倉組」也來台設置分部,由福岡人高石忠慥擔任主任,高石宗慥在1901年自組合資會社「高石組」,原東家大倉組仍為大股東。1910年,高石組在撫台街一丁目會社新建築落成,是獨棟洋樓式店鋪,即為眼前所見撫臺街洋樓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撫臺街洋樓除了作為高石組的洋樓式店舖外,1930年後後期改由進口「富久娘」之酒類商佐土原吉雄使用,二次大戰後日人戰敗撤離臺灣,撫台街洋樓列為公產由國防部作為宿舍,六戶居民至1998年方遷出,1997年被指定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撫臺街洋樓是臺北府城內僅存日治時代的獨棟洋樓店鋪,因該地古蹟多為官署建築,少有民間店舖,格外珍貴,而當地人因其特殊的石造外觀,稱之為「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撫臺街洋樓為石木混合構造,建築方面深受歐陸古典風格的影響,建物的一樓以厚重石材疊砌建造,形成典雅騎樓式拱廊,拱廊為四柱三間,拱圈是梯形唭哩岸石塊組合而成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騎樓天花板採用菱形幾何圖案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屋頂很有戲ㄡ,立面上有陡斜屋頂與老虎窗,屋頂的屋面覆以銅片瓦,屋頂仿蒙薩雙脊屋頂形式,屋面第一坡面較陡,第二坡面較緩接近平頂,第三坡度才是平頂。正面屋頂開有三個老虎窗,中間者最大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內部的建築特色在於屋頂複折式的桁架造型,不過既然進來了,就先來好好重溫一下歷史後,再欣賞建築吧,一樓的展間詳細描述撫臺街洋樓的歷史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展間特別介紹高石組,高石組是日本具有相當規模的土木建築承包商,除了建造此洋樓外,也承接台灣許多重大的建設,這些建物在今日已成為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如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廳舍、台南州廳等等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一二樓有一些展間因其他用途尚未開放,未來全數開放後,此處也可成為小型博物館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除了撫臺街洋樓外,在北門周遭有太多令人無法忘懷的歷史,藉由幾張大型解說牌的介紹,從台北府城的建立、台北火車碼頭、西門與台北城牆的拆除、三線路完工、台北郵局落成、台北公會堂落成、中華商場、到最後忠孝橋引道的拆除,讓大家重塑台北西區時空的記憶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來看一下衍架交錯的屋頂,原汁原味呈現在眼前,這是特別要展現出來給遊客看得ㄡ,不好好欣賞就太可惜了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拍一下老虎窗內部的構造,從功能來講,老虎窗具有通風和散熱之功能,對於艙內溫濕度的控制有相當大的助益,而再從外觀來講,老戶窗的優美造型,是一項建築特色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喔,還有三樓陽台ㄡ,三樓為厝尾頂農園,上去看看吧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在大都會區裡有個大陽台可以種種花草,算是一種奢望吧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三樓除了些花草植摘外,有沒啥看頭了,唯一的看頭就是可以就近欣賞屋頂的建築構造,這也是我在撫臺街洋樓的最後一眼

撫臺街洋樓‧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獨棟洋樓店鋪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客 的頭像
    米客

    米客相機日記

    米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