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梅雨季很旺盛ㄡ,已經下了好久的雨,還好週六雨勢趨緩,而在新冠疫情嚴峻的時節裡,若是要出門走走,我想登山健行活動是比較適合的
今天的計畫是劍潭山親山步道,我從中山北路登山口開始起登,只是天氣雖然雨勢趨緩,但天空還是在飄小雨絲,我並不擔心步道濕滑(慢慢走即可),我是擔心天空充滿水氣及霧氣,嚴重影響能見度,因為劍潭山步道的招牌菜,就是有多處視野景觀平台,可以居高臨下好好俯瞰大台北的城市之美,而今天的天氣是否能讓我享受好視野,就讓我拭目以待吧
看到同行的登山客撐著傘,就知道天空還是微微細雨,而劍潭山步道的人氣不錯,在雨天還是有人潮的
劍潭山海拔153公尺,位於臺北市士林區圓山風景區,是圓山飯店後山的北稜,是臺北市最接近市中心的小山,所以登高之後,與其他郊山步道比起來,視野會不太一樣ㄡ
劍潭山曾是軍事管制區與保安林地,因此自然林相與生態植物保存的相當完整,步道兩旁許多人工栽種植被與經濟植物,讓步道充滿盎然的綠色魅力
我今天的計畫很簡單,沿著主要步道健走,順便登上三角點(劍潭山是小百岳No.9),最終抵達老地方觀景台後折返即可
雖然說手機裡有步道的導覽圖,但是劍潭山親山步道的前半段實在有點錯綜複雜,讓我迷路了一陣子,還問一下別人,才能走到自己原本預定的方向
大概是因為步道中有許多支線步道要連接到眾多寺廟及休憩亭,才會形成如此錯綜複雜的步道系統,所以導覽圖中所記載的只能當作參考,不過最後也不會迷路啦,只是會走一些冤枉路
迷路中來到了觀音山觀景平台,趕緊看一下視野如何,果然陰沉沉的天氣下,景色大打折扣
另一處觀景台叫做市區觀景平台,也是我隨意亂走找到的,這是不能錯過的觀景台
市區觀景平台有相當好的視野,與我以前在其他地方登山所看到的大台北地區,角度上很不一樣,像是松山機場飛機起降、圓山大飯店都在眼前,如今美景大打折扣,而我既然都已經來了,好歹也要先記錄一下
續行,抵達中央廣播電台圓山微波站,鐵塔高度約62層樓高,是央廣節目傳輸的第一站(央廣節目由此傳輸到各地分台,再傳送至全球),也肩負大台北地區水情資訊的監控與傳遞,具有國際傳輸與守護居民的重大任務
看見三角點的指標了,劍潭山是小百岳No.9,山頂有一座二等三角點,經過短暫的泥濘步道後,三角點就在眼前,來健行時可不要錯過這裡(只是這一座三角點處完全沒有視野可言)
不知不覺回到了主步道,劍潭山步道的後半段,步道比較單純,我就沿著這一條主步道前進,步道中有許多崗哨,說明了步道以前的歷史
劍潭山親山步道中有設置「三好十美,圓山10景」供遊客欣賞,每個地點都有放置解說牌,眼前就是「六美、繁榮台北」的地點,可從觀景台眺望大佳河濱公園、基隆河、台北101等,見證台北的繁華
接著來到「七美、觀音夕照」,從觀景台可眺望士林區,視野開闊景色優美,還可欣賞觀音山的日落之美,只是觀音山今天有點害羞,沒有出來見客
我今天的最後一站「七美、老地方」,又叫做觀機平台,可觀賞松山機場飛機起降,這裡是劍潭山步道的招牌菜ㄡ
老地方觀景台是整條步道中視野最好的地方,180度完全無障礙,若是在藍天白雲好視野時,就可以知道眼前的景觀一級棒
來一張台北101與松山機場同框,真的要建議各位,一定要在能見度佳的時候上來走一遭,所以我下次還要再來一趟
今天我除登山健行外,主要目的還有親臨三角點及老地方觀景台,現在目標都已達到,而步道可以繼續走下去,到達另一處出口(通北街165巷),但是那裏的交通不太方便,所以我選擇原路折返回去
回程經過「五美、崗哨體驗區」,由於劍潭山優勢的地理位置,讓過去與現在有著不同的時代意義,保留這些軍事歷史遺跡,可讓人了解圓山的發展脈絡
至於「三好十美,圓山10景」中,我只找到四美~八美的解說牌,其他的部分,有興趣者可以去到處找找看
結果我回程時,又被錯綜複雜的步道系統搞到迷路,所幸一直往下走就不會錯,最後還是會走回中山北路的原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