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山公園對面就是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我去過幾次殯儀館,但都是哀戚的心情,今天則是以輕鬆的心情來此漫步。來福州山公園,最近的路邊停車格是臥龍街,收費停車場則以黎元停車場最近,停車場旁就是福州山公園步道登山口
今天的路線計畫如下(紅色路線),從圓圈處的步道入口進入,貫穿綠色的福州山公園(主步道路線),再往右邊下到富陽自然生態公園(藍色區域),最後再沿著臥龍街回到入口處
以前對這一區的印象就只有第二殯儀館,沒想到還有這一處綠地
主步道上有四座涼亭,1號涼亭一下就到了,據說3號涼亭的展望最好,所以其他涼亭就跳過了
來了解一下福州山的歷史吧,福州山是南港山系伸到大安區裡的尾稜,從南港山一路降低稜線,到這裡時僅剩下一百多公尺高,是很適合大眾親近的山頭,過去由於用作公墓及彈藥庫,因而人跡罕至,但是也因此保存了良好的自然環境
在廿一世紀後,山上的公墓被整建為「福州山公園」,而山麓下的彈藥庫則也變為「富陽生態公園」,並且串連這兩座公園的步道也被建置起來,成為附近居民體驗森林的重要場所
福州山步道的施作據說是有講究的,採用最與環境和諧及步履舒適考量的「手作步道」,步道的整修是由台北市政府與一些民間團體共同合作完成,可當作未來步道施作的一處參考指標
一般步道中常常看到的私人菜園、工寮、卡拉OK等等設施,在這裡都沒有看到,所以福州山公園可以完全展現出它幽靜自然的一面
抵達2號涼亭,人多,繼續跳過
3號涼亭就有點看頭了,除了涼亭外,還有活動器材及觀景台,是一處中型休憩空間
其他涼亭可以錯過,但3號涼亭的觀景台可不能錯過,才一百多公尺的小山頭,能有這樣的展望,實屬難得
4號涼亭在3號涼亭旁,沒有任何展望,所以我繼續從4號涼亭旁的步道前行,後面的步道也是整理得相當好
福州山公園步道不長,當走到出現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導覽圖的時候,就表示福州山公園結束,來到了富陽自然生態公園
由於福州山麓從日治時期就是重要的彈藥庫所在,近年來也一直是不開放的軍事地區,當年的軍事遺跡如今多留存在富陽公園內,所以在森林綠蔭下尋找過往的軍事遺跡,也堪稱一種享受,而從導覽圖看到步道的路線似乎有點複雜,其實一點也不,由於步道的長度都很短,所以一陣子就可以走完,我可是每一個地方都沒有錯過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內有兩大招牌,第一大招牌就是自然生態環境,園內有許多生態示範區,並附設解說牌,提供大家參考
眼前就是自然生態演替區,由於公園在闢建時,經過重新鬆土及覆土,讓土壤裡蘊藏豐富的種子,使得植物發芽成長,也藉由風、昆蟲及其他媒介的傳播,在經過數年的演替,形成現在的森林樣貌,今天還有團體來這裡戶外教學ㄡ
公園內有盆狀的窪地,在下雨時匯集雨水成為濕地,再加上生態工法建造數處積水窪地,讓溼地保有盛水功能,作為復育螢火蟲及樹蛙等動物的棲息地
喜歡聽聽蟬聲嗎?可以來「戀戀蟬聲休憩區」走走,此處原有龐大的蟬在此繁衍,但民眾為了運動休憩的方便,將地毯覆蓋於地表,嚴重影響蟬的生態,所以為了兼顧蟬的生態及民眾的活動,就闢建的塑木高架式的木棧道及休憩平台,以達生態的平衡,來此聽看看優美的蟬鳴吧
「賞蝶區」栽植許多食草植物與蜜源植物,可以觀察到許多的蝴蝶
次生林是原始森林經過人為開發或自然災害之後,形成裸露地,之後通常會有一群喜好陽光的植物陸續從地表竄出,逐漸形成森林,就是所謂的次生林,而園內的這一處凹谷,就是幼年期的次生林,也是難得未受人類干擾的地方
「生態水道區」以生態工法構築較寬廣平緩的水道,除了復育溪流生態景觀外,也作為魚蝦的棲息空間,是小動物們賴以維生的水源
除了豐富的自然生態外,園內的另一道招牌菜就是軍事遺跡,像園內許多上上下下的石階,都是當時的軍事石階遺址,現在則變成了民眾健行的階梯
軍事碉堡遺跡,看起來有吳哥窟的感覺
軍事涵洞遺跡,已淹沒在荒煙漫草中
不知不覺走到了大門口,這裡有一處整理過的涵洞遺址,如今早已人去樓空,空留遺址述說滄桑的歷史
小小生態公園,人潮可是不少,同時我也完成這一場公園、步道、生態、遺跡的旅程